(1)国外相关文献回顾国外学者主要是围绕着绩效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权重等侧重点来对绩效评价体系展开一系列的研究。19世纪50年代,美国铁路公司解决分支机构间的协调性问题,加强了组织内部各管理层的责任,以实现企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
1928年,沃尔提出了沃尔比重评分法和综合比率分析法,通过七个指标来评价企业经营的稳健程度、信用水平以及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
1950年,德鲁克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企业绩效的八项指标:革新、获利能力、市场地位、生产率、管理者业绩、员工业绩与态度、实物和财务资源、社会责任。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的MM资本结构理论,以严格与科学的方法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64847
1979年,Persen·Lessig通过对400家跨国公司所作的问卷调查,得出绩效评价的财务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率、现金流量和内部报酬率等。其中经营利润和现金流量已成为该时期业绩评价的主要指表
1981年,Pascale和Athos提出了7-S模式,(即战略、技能、共享价值观、组织结构、系统人员、风格),他们认为组织变革的机制以及绩效改进的计划目
标为组织必要在7S方面达成一致与平衡。安达信咨询公司认为经营绩效来自公司的战略与其人员、过程和技术的协调,组织变革应当独立并综合体现在组织的四个方面,提出了业务整合模式 。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绩效评价领域讨论的两种主要趋势是:一是采用新财务指标来克服传统财务指标的某些局限性;另一是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前瞻性”的、有助于培植企业长期核心竞争能力的非财务指标上。
1990年,Kelvin Cross和Richard Lynch把企业总体战略与财务信息结合起来提出绩效金字塔,等级制度法。在绩效金字塔中,公司总体战略位于最高层,并向企业逐级传递直到最基层。有了战略目标,作业中心就可建立合作经营效率指标,以满足战略目标要求,再反馈给企业高层为制定未来战略目标的基础。
1991年,Stem Stewart提出了经济增加值模型,EVA是指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EVA基于产生税后营业收入所需资产投资和机会成本的经营绩效财务评方法,结束了多种目标的混乱的状况。
1992年,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SC是一种综合性绩效评价体系,考核指标来源于组织战略目标和竞争需要,它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维度评价企业的绩效。
1995年,Joseph A.Ness和Thomas G.Cuc Hzzla提出了基于作业成本的过程评价法(ABC法),ABC法是一种组织变革,将组织梳理得能准确指出所有产品和劳务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建立模型及时记录。
2002年,Fredrik Weissenrieder提出了现金增加值CVA理论。CVA将NPV计算周期化,EVA对会计体系调整达164页,CVA调整只有2-8项更适合VBM过程要求的信息质量。
2004年,J.H.Ahna和S.G.Chang提出了KP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将产品(product)和过程(process)作为中介测度知识(knowledge)对企业绩效(performance)的贡献。
2008年,John Hanlon和Ken Peasnell对EVA的项目调整进行了研究,并对EVA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做出了详细阐述。
(2)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在我国,绩效评价分为了三种类型的研究方向,即:企业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研究、企业绩效创新性研究、基于特定背景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学者们对绩效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①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