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查询中国知网(CNKI)上面有关民宿的研究,发现专门以“民宿”为篇名的论文并不多,由此可见,它的学术关注度偏低,但是在现实的经营管理中,对于理论的指导需求非常大。以往研究内容多涉及民宿的概念、开发条件、市场定位、竞争优劣势分析,民宿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经营对策,经营管理模式等。也有部分研究是从游客体验、网络、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研究民宿的经营策略和营销模式、民宿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质量等评价体系。75123
民宿一词,最早起源于英国,主要是指提供房间和早餐的家庭旅馆(B&B,Bed and Breakfast)。传入大陆之前,在台湾先一步盛行。在台湾,只要少于五间客房的自营家庭旅馆都可称为民宿,但如果超过五间,就必须交税,这样也就不能叫民宿了。由此可见,民宿就相当于大陆的客栈,只不过大陆的数量和标准更为宽泛。甘博英(2012)认为,民宿与一般的旅馆、度假中心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除了提供基本的住宿外,更有硬件设施变为心理层面的满足[4]。然而至今国内没有关于民宿确切的定义,蒋佳倩,李艳(2014)通过总结国内外对“民宿”及相关概念的定义,提出了住宿接待设施的四个共同点:家庭自营;与民宿主人有一定程度的交流;经营规模较小;能提供多种特色服务[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宿就是由家庭自营的,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并注重主客互动的小规模家庭旅馆。
有关民宿经营管理的研究。从经营者角度出发,赵越,黎霞(2010)认为乡村民宿的利益相关者状况、服务设施状况和旅游业环境状况是影响民宿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5]。国内学者对于民宿经营模式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从单纯的产权与所有权方面进而提出更多成长路径,如:彭青,曾国军(2010),认为丽江家庭旅馆可以从连锁化经营、扩展为民居旅馆、业务多元化、业务创新发展这四个方面优化其经营模式[6]。因为民宿这一概念从台湾发展而来,所以很多学者也曾企图借鉴台湾民宿发展经验,如:周琼(2014)通过分析台湾民宿发展态势,对大陆民宿经营提出以下三条建议:管理加强的、行业的辅导,促进民宿规范建设;特色的挖掘、专业化的服务,打造多元民宿产品;联盟的策略、多元化营销,创造更高的经营利润[7]。有人说酒店突出标准化服务,民宿强调特色化服务。对于民宿标准化与特色化的双重属性,周建民,蔡晓霞,宋涛(2011)指出,目前阻碍了国内民宿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是民宿标准化不成熟、不完善。对于民宿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国内也有相关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只是一般的现状对策分析,且大同小异,缺乏有建树性的建议[8]。论文网
有关杭州民宿的研究。瞿伟,应群颖,吴永龙,叶虹彬(2011)通过行业调查和适配度分析,证明在杭州皋亭山发展民宿旅游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民宿旅游项目有望成为实施杭州城乡区域统筹战略的新平台的观点[9]。潘颖颖(2013)以杭州为例介绍了浙江民宿发展状况,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对其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10]。陈春燕(2015)对西湖风景区调查后得出民宿吸引游客的四大要素:文化主体性;服务温情性;主客互动性;体验参与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四条发展对策:改变经营模式的同质化,更加突出文化内涵;结合主人特点,传递生活态度;优化服务理念,加强员工培训;合理定价策略,价格不宜过高[11]。
综上所述,我国民宿发展起步比较晚,有关民宿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浙江杭州,作为我国经济和旅游都比较发达的城市,民宿行业的发展又处于鼎盛时期,对于民宿管理的研究太过宏观,其中部分集中研究民宿的问题、对策但又缺乏针对性,并且以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