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独老人的研究中,各学者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是立足于失独老人本身,以不同方向作出了研究。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是典型的倒三角家庭结构,一旦失去独生子女,整个家庭轰然倒塌将带来毁灭性的危害。家庭结构的坍塌使得失独老人情绪上、心理上的问题最为凸显,经济政策补助与精神引导相结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李怡心:《“倒三角坍塌”下的失独之痛及出路研究》,载《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10期,第194-202页]78847
对于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上的探究,采用量表对失独群体进行测评,得出失独者的心里健康与社会支持有很大联系,应为失独者建立特殊的支持政策以及组织来恢复失独者的正常社会生活。[梁明辉、张黎、巩新鹏、张梦:《失独者心理健康状况初探——以50例失独父母SSRS与K10的网络调查为例》,载《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年第12期,第1393-1395页。]
还有学者认为,不单单要在政策上给予特殊保障,还要在解决失独老人养老这一热点问题基础上激励老人自主的参与到失独群体活动进一步适应社会生活。[方曙光:《社会断裂与社会支持:失独老人社会关系的重建》,载《人口与发展》,2013年第5期,第89-94页、109页。]论文网
对于同样是失独家庭,家庭外部与内部的因素也会使失独老人的心理、生活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有所不同。相比正常家庭,失独家庭心理受到打击生活状况更差,对未来没有信心。失独家庭内部,受传统观念影响,失去儿子比失去女儿、失去成年子女比失去未成年子女更悲痛;失独老人的年龄大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心理承受能力越好,对未来更有信心。[韦艳、姜全保:《空巢余悲与生活困境:失独家庭生活福利弱势性研究》,载《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5期,第93-101页。]
对于失独老人需求的满足,运用“1+3”服务模式,从社会工作运作上,以社会工作者专业领导,计生专干、志愿者、养老专员协同构建成体系的支持系统,进而解决失独老人各方面的需求。[方琦、张天明:《社会工作介入失独老人服务的实践、反思与前瞻》,载《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16年第11期,第803-810页。]
相对于以往对失独老人的研究,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提供最切实的关爱服务,解决失独老人心理上和生活照料上的问题,了解失独老人更多的需求;对于已有的补助政策是否落实的情况进行掌握。
参考文献
[1] 肖云、杨光辉。《优势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相应对策》。《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1期,第107-112页。
[2] 郭秉菊:《我国失独老人社会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载《行政与法》,2015年第3期,第54-59页。
[3] 陈文华:《福利多元zhuyi视角下城市失独家庭困境消解路径研究》,载《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年第1期,第58-65页。
[4] 李怡心:《“倒三角坍塌”下的失独之痛及出路研究》,载《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10期,第194-202页。
[5] 韦艳、姜全保:《空巢余悲与生活困境:失独家庭生活福利弱势性研究》,载《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5期,第93-101页。
[6] 东早:《上海拟对失独老人养老出台倾斜政策》,载《中国老年报》,2013年5月22日。
[7] 梁明辉、张黎、巩新鹏、张梦:《失独者心理健康状况初探——以50例失独父母SSRS与K10的网络调查为例》,载《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年第12期,第1393-1395页。
[8] 陈盼盼:《失独老人社区照顾的模式》,载《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第47-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