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来,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规模更大、专业知识更丰富,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机构投资者应该会比个人投资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上市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并且通过提出有效的方案来改善公司的整体绩效水平。随着积极股东zhuyi的不断发展壮大,学者们对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也愈发关注,但目前对于这两者的关系还未达成共识。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最开始集中于对国外经验的介绍、理论的分析及政策建议等,自从政府提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较为深入的研究才逐步发展起来,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79493
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的研究基于发展较成熟的公司治理体系和资本市场,研究比较有深度和广度,研究方法有定量、定性、时间研究等。
大多数学者关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持肯定意见。Smith(1996)认为,机构投资者可以使公司内部的约束机制得到加强,使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改善,从而使股东财富增加。Gillan和Starks(2000)认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不仅可以获得收益,而且可以补足其在监督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甚至还有多余。上市公司绩效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与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和改革有关。
部分学者关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持否定态度。JohnCoffee(1991)认为,机构投资者的监管不一定是件好事,其根本上具有不固定性和非长期行为性,因此很大一部分机构投资者在投资方面选用分散型和多样型的策略。Grave(1998)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肯定了机构投资者进行短期投资这一行为。
少数学者认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基本无影响。Lipton和Rosenblum(1991)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缺少监督公司的知识与能力,所以对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起到改善作用的可能性不大。Duggal和Millar(1999)认为,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较为模糊,或者说两者并不显著相关。
2 国内文献综述
同国外研究相似,我国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是有积极影响的。曾月明和庄璐彬(2011)选取深市近4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中小投资者保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车湘辉(2014)通过计量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与公司绩效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与上市公司的各类信息披露量也呈现正相关关系。柯希嘉、高明华和陈焱晗(2015)认为,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及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治理水平角度看,不断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的队伍,提高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对于促进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大有好处。论文网
有的学者认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具有消极作用。潘越、戴亦一和魏诗琪(2011)认为,机构管理者在高管的变更和对继任高管的选择中与上市公司进行合谋,因此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权越多,公司高管越不可能因为低劣的业绩而离开自己的岗位,这种现象使得公司的业绩无法得到提高,且其效益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机构投资者在提升公司绩效方面并没有起到明显作用。黄兴年(2006)认为,机构投资者无法成为公司内优秀的监控机构,原因是我国企业目标和政府目标有较大的差别,而且机构投资者对政府有很高的依赖性,政府会利用制度或资源等控制手段,来对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进行干涉。林雨晨、林洪和孔祥婷(2015)认为,在我国还未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国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是为了稳定市场,让更专业化的投资行为引导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但目前看来,我国机构投资者不仅发展滞后,而且结构和类型不合理,投资基金的短期化投资行为也存在固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