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现状:“何处是家园”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在《出门寻死》、《万箭穿心》和《树树皆秋色》的创作中,方方用冷静的笔触一层层揭开生活的面纱,让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法自控在女性的人生中一览无余的展现出来。方方曾经说过:“一个女人倘生在了一个贫穷的乡下,就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1]那城市的环境会不会好一点,公公婆婆的身份转换成知识分子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局呢?答案是否定的,生活在城市的何汉晴、李宝莉和华蓉并没有摆脱命运的摆布,无奈“出门寻死”,纵使生活让她们“万箭穿心”,却也只能无奈回归,如若像华蓉一样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又何谈回归呢?“何处是家园”,何处是女性的归宿呢?

   《出门寻死》的主人公何汉晴因生活琐事而困扰烦心,加上亲人的冷漠无视让她产生了寻死的念头,小说主要讲述了她在一天多的时间内寻死的过程,但最终却在丈夫以死相逼的情况下,无奈回到家中,继续承担一家人生活的重担;《万箭穿心》主要讲述了李宝莉在丈夫自杀之后独自承担生活压力,到汉正街靠担“扁担”赚钱撑起整个家庭,但最终儿子大学毕业后却因父亲自杀对李宝莉怀恨在心,将她赶出家门的故事。两篇小说在主人公身份地位、生活环境、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叙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论文网

首先,两人在家里的身份地位都处于底层,劳动受到严重漠视。何汉晴是家里的一把手,所有的事情都由她一人操劳,伺候公婆,照顾小姑,生养儿子,即使她做了这么多,在家人眼中她也不过是个粗人,没人瞧得起她,如果说是否有什么让她非要去寻死的重大事情?其实,并没有。全部的困扰都来自日常生活:公公婆婆不把自己当一回事儿,丈夫整天爱理不理,小姑又爱冷嘲热讽,就连自己宁愿卖血也要供他上大学的儿子在听到自己要去寻死的时候也不耐烦道“姆妈,你莫没得事找事。我忙得很,你硬要去死,我未必拦得住?说这话最没得劲了。”[2]全家人都觉得去“寻死”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在家庭角色中何汉晴就像钟点工一样,承担着家里的所有家务,毫无自我空间,却从来不被当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在社会角色中何汉晴劝文三花不要寻死觅活、遇到陌生的小女孩被打劫她见义勇为,这样一个没有文化又粗俗的妇女却彰显着很多知识分子没有的美德。而李宝莉首先经受了婚姻感情的裂变,丈夫马学武有外遇并提出要与她离婚,因为内心的不甘而亲自报警说有人嫖娼以致间接害死了自己的丈夫,从此一个家庭男人的责任便落在了她的肩膀上;其次面对着难以预料的母子关系,李宝莉最初所有的希望都破碎了,生活在李宝莉的生命里只留下了一个字,那便是“忍”,“纵使万箭穿心,也要扛得住”。可以说,李宝莉在家里唯一的作用就是赚钱供小宝上学,奉养自己的公婆,但当小宝拥有这项能力之后,李宝莉便一文不值,最后被无情地赶出家门,从此也无家可归。可以说,与何汉晴的生活相比,李宝莉的命运更加不济,丈夫的背叛让无爱的婚姻走向了悬崖边上,只有坠毁,再无其他选择,一个女人虽然扮演了双重角色,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换来对未来的期盼,而是将她的疤痕再次加深。因此,丈夫的无视与背叛、公婆的怒言相对和儿子的不予理睬,使两个女人在家中的地位都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其次,两人生活的家庭环境也有相似之处。何汉晴和李宝莉都生活在充满知识分子的家庭,两人的婆婆以前都是中学语文教师,并且都为儿子能够上大学而默默付出着,儿子对于两个家庭的母亲来说,是所有的希望。何汉晴在去往寻死的路上给儿子打电话,如若儿子好言相劝、心疼自己的母亲,后来的回归或许会少一些“无奈”吧,毕竟家中还有牵挂自己的人。而李宝莉则是真的把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几十年如一日地挑着汉正街的扁担,公婆的愤怒和怨言也没有动摇她抚养儿子上学的决心,顾虑到儿子的感受,她没有选择再嫁,而是以一个女人坚强的身躯扛起了男人的责任,原本应该让人敬佩、觉得苦尽甘来的母亲得到的却是被赶出家门的结果。家庭环境的相似让这两个悲苦的女人都承受着家庭的重压以及无爱的婚姻的痛苦,肉体和灵魂上的双重重负让女人的“新生”之道更加艰难。文献综述

上一篇:王安忆与池莉市民日常生活叙事诗意的幻象与平实的本相
下一篇:起点中文网《全职高手》小说迷垂直网络社区背景下迷群体的分层互动研究

九十年代以来中國的民族主义思潮【16636字】

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守纪...

池莉与方方小说比较

方方小说中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论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韩少功《日夜书》新世纪知青经验的重新书写

清代酒禁粮食问题

国际公务员考试国内外研究现状

业财融合的會计转型实践探索【3867字】

《花样年华》系列漆画创作

张家港旅游资源非优区的...

當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分析【2509字】

论會计与财务管理的關系【2008字】

无权处分的效力问题研究

不同光照条件对苦荞萌发的影响

营销团队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