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作者常用的人物展示方法为层层铺垫。这一种,以对宝钗的描写最为突出。在第 四回中写贾雨村乱判案子以后,先介绍了薛氏一家。在这当中提到了薛宝钗不仅肌骨莹润, 而且举止娴雅,就按下不提了。接着,第五回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中写到刚入府的薛宝钗时“品 格端方,容貌丰美”,也说她“行为豁达,随份从时”,再一次略过了。到了第七回当中,周瑞 家的去薛姨妈家去回王夫人话,见到宝钗,却也只是说“宝钗是家常打扮,头上只是挽着髻儿”。 也是着墨不多。一直到第八回,宝玉宝钗二人第一次在书中有描写的正式相见,才真正通过 宝玉的眼对宝钗的外貌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说在宝钗的头上挽了一个黑漆油光的瓚儿,身 上穿着一件蜜色的袄子,戴着串着二色金银线的玫瑰紫坎肩和以及葱黄绫子做棉裙。前面的 部分是用于层层推进的,用于吊足读者的胃口,从而引发读者的强烈的阅读兴趣。这样做可 以帮助人们更加立体的勾画人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介绍了人物的容貌,举止以及个性。 同时,这样做也是出于整个谋篇布局的考虑。宝玉,黛玉的相见是在第三回,而薛宝钗的最早出场则是在第四回。如果将对于薛宝钗的容貌的描写放在第一次出现时,则容易导致在同 一部分介绍人物过多,失去重点。只有将两位重点人物介绍位置稍微分开,才不会导致头重 脚轻,用力过猛。
(二)修辞方法
《红楼梦》中对于人物描写修辞一大特点就是反复。反复的体现是在一个场景中,借助 一个主要人物的多次出场,在另一人物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作品的第三回写贾雨村 回到京城官复原职,林黛玉离开父亲来到荣国府当中,就写到了贾宝玉的两次出现,林黛玉 的两次打量的过程。而这两次的打量的结果其实是同中有异的。这种同中有异其实是作者精 心安排的结果,在宝玉刚刚出场的时候,就安排了宝玉的一次换衣服。这表现出了贾宝玉在 家的受宠程度。在对于宝玉的神态描写当中,第一次出场时,作者说宝玉面如同中秋之月, 面色如花,鬓间的头发如同刀裁一般,眼含秋波,是一个虽怒似笑,眼中含情的人。而在第 二次则是说贾宝玉的嘴唇如同用了脂粉一样,说话的时候都有着笑意,在眉梢有一段天然的 笑意,眼角有着万种情思。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描写了贾宝玉神态,并且让林黛玉,也让我 们有机会了解其个性特征,并且通过反复的描写达到强调的效果。论文网
类似的反复不仅仅出现在第三回对于贾宝玉的描写中,对其他人的描写也有,第七十四 回王夫人受人挑唆决定抄检大观园的时候,通过王夫人之眼,之口所描写的晴雯,也是用反 复的方法。最开始,王夫人就回忆一个她在园中不喜欢的丫鬟,形容晴雯说她有一个水蛇腰 以及削肩膀儿,但是她的眉眼却又有一点像林黛玉。而当晴雯过去见王夫人的时候才确认, 刚刚说的正是晴雯。并谈到她这个时候的样子是钗卸鬓松,衣冠不整,这是通过王夫人回忆 以及后来将晴雯叫到身边的打量,对晴雯的描写在这一章当中不仅仅这两处,在同一章当中, 王善保家的和王熙凤共同抄检大观园时,在怡红院,也对于晴雯面对抄检时的反应有了具体 的描写,说晴雯当时挽着头发,跑出来,将自己的箱子里的东西倒了出来。通过对丫鬟在同 一章三处不同方向的描写,将丫鬟晴雯的形貌向我们多方面的展示了出来,非常的立体。
再来说说作者对贾政的描写,贾雨村刚刚决定去京城时,与林如海商量,听林如海说道 自己的内兄,说贾政为人厚道,有祖辈的风采,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这是贾雨村所听说的 贾政。而当贾雨村进了京城以后,拜访贾政,又说起了贾雨村眼中的贾政。说贾政最喜欢读 书人,是个礼贤下士的人。并且反复说到了贾政身上有祖辈的风采,这也是运用了反复的手 法,在同一章当中,在不同的场景下,写出了贾雨村耳朵里的,眼睛中的贾雨村。人物形象 在寥寥几笔当中有了立体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