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学心理学初探
人类的文学活动被看成是一种心理现象,自心理学诞生以来,运用现代心理学成果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研究数不胜数,文学与心理学密不可分。根据朱振武, 邓芬所著的《什么是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可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主要分为实验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法兰克福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神话原型批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诞生以来,文学与心理学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更为明显。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研究成为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4]20世纪末,文学心理学的发展走向新的综合,文学心理学研究开始和现代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神话学,符号学,现象学,接受美学联系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揭示文学心理学的奥秘。关于研究文学心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理学的方向,有2种途径,一是从文学艺术现象出发来阐释心理学原理,二是运用心理学眼光洞察文学艺术现象。本文主要从作者创作心理和受众接受心理来探讨元杂剧爱情婚姻题材的大团圆结局的成因。
具体来说,分析元杂剧爱情婚姻题材的大团圆结局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观众,即观众对文学题材、情节有着何种偏好和关注,对结果有着怎样的期盼以及面对不同的结果会产生何种心理影响。二是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生活坏境,生平经历对创作心理乃至作品情节,作品结局设定的影响。正如弗罗依德所说“我们普遍发现现实并不令人满意, 出于这个原因, 便热衷于一种幻想的人格,从中我们编织出种种愿望满足的情景来弥补现实中的缺憾。” [5]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由陈雅娟《从元代士妓爱情杂剧透视元代文人心态与社会地位》可知,元代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汉族文人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元代统治者本是游牧民族,尚武轻文,歧视汉人,特别贱视儒者。当时的社会人分十等,有所谓“七匠、八倡、九儒、十丐”之说,文人被贬到社会的最下层。时人曾感叹道:“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里,元代文人遭到了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轻视,作为“人生跳板”的科举也几乎被取消。[6]因而,对于元代知识分子来说,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改变命运对其来说只能说是一种幻想。但人类行为的主人是潜意识中的欲望。这些知识分子,也就是元杂剧创作者就是通过创作去寻找那种能满足他内在欲望的替代物,通过创作把那些不可能满足的要求,实现的愿望,转换为似乎能现实地感觉到的目的中去,至少在精神上能达到这一目的。[5]元杂剧主人公不仅金榜题名,而且收获爱情正是反映了这一心理,也就造成了元杂剧大团圆结局蔚为大观的景象。而作家的这种创作心理又深受特定时代的作品接受者心理的影响。而欣赏者的心理又受民族文化的影响。正如宗白华所云,虽然说艺术的天地是广漠阔大的,欣赏的目光不可拘于一隅。但作为中国的欣赏者,不能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基。[7]在元杂剧盛行的时代,老百姓地位低下,生活充满痛苦,过上简单的生活都是一种奢望,更别提实现美好的愿望。所以,在痛苦的生活之外,需要的是放松心情。生活中无法获得的幸福和圆满,可以在戏剧欣赏中得到。同创作者一样,他们无法实现的理想在戏剧中得以实现,人们可以通过戏剧之“ 圆” 弥补生活之“ 缺”。[8]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讲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具体来讲,皮革马利翁效应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就表现为读者的感情诉求得到满足。文学接受不能以直接以视觉或听觉形象作用于人的感官,但是,通过接受中表象运动的方式,也能诱发某些内在的感觉,从而给人以感官欲的替代性满足。[9]人们生活在自我欺骗的梦境中,真相被掩盖起来,从而获得自我肯定和慰藉。所以元杂剧的读者更青睐这种可以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幸福和圆满的大团圆结局的戏剧,以大团圆结局的元杂剧就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