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从南宋修“银铸城”到元末建淮安新城。这一时期的淮安城先后经历了“银铸城”的修建与坍塌以及淮安新城的修建,并在格局上形成了新旧二城联峙的特征。宋代以前,历代统治者对淮安城的修建均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宋元时期,这种现象却大为改观。无论是南宋修筑“银铸城”还是元末创建淮安新城,都足以说明,在宋元两代,淮安城的修建有了长足的进步。
到了宋代,一方面,淮安城的建置和名称又有了一些变动,如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原置楚州初改名为淮安军、淮安县,到端平元年又改为淮安州;另一方面,除了建置和名称的变动外,因“宋金交争,此为重镇”[2]124的缘故,南宋朝廷亦更加重视对淮安城的营建。由于久遭兵燹,加之水利失修,遂至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因嫌淮安城荒凉孤寂,时任淮安郡守的吴曦便“与都统刘超合谋,欲撤城移他所”[4]55,而通判李大性则认为:“楚城(即淮安城)实晋义熙间所筑,最坚,奈何以脆薄易坚厚乎?”[4]55正因为李大性极力坚持不可,“移城”之举才被制止。孝宗时,守臣陈敏重修淮安城,为了保护和加固淮安城,城墙内外被抹上一层石灰,遂使整修一新的淮安城呈银白色,以至“北使过淮,见(淮安城)雉堞坚新,称为‘银铸城’”[4]55。南宋嘉定初年,淮安城坍圮,知州赵仲对其加以修葺。嘉定九年(1216),郡守应纯之又“填塞洼坎,浚池泄水”[2]125,从而使得淮安城“益坚完”[2]125。
相比之下,元政府对淮安城的重视程度则远不如宋代,其对淮安城的营建活动亦少于宋代。元代对淮安城的修葺的松懈态度,复又使得淮安城呈现出一派田地荒芜、城池破败之景。直至元末至正年间,“江淮兵乱”[4]55,守臣才“因土城之旧,稍加补筑”[4]55。尽管如此,元代对淮安城的营建活动也不是无一处可取的,淮安三城之一的新城的修筑即是例证。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攻占淮安,曾命部将史文炳镇守淮安。至正二十五年(1365),史文炳于“旧城北一里许”[2]125“筑土城临淮”[2]125,这就是淮安新城。史文炳修筑淮安新城,其原因有二:首先,无论是毁弃淮安旧城再建一座“旧城”,还是将业已残破不堪的淮安旧城彻底修葺翻新,都颇费时日,且耗资巨大,而在保留旧城的基础上另建一座规模较小新城则显得更加经济,且新旧二城联峙,更能使淮安城整体上更加坚固易守,起到了很好的军事防御作用。其次,元代建都北京,称元大都,为方便漕粮北运,曾疏通大运河。而运河航运的兴起,特别是运河流经末口(“末口”即邗沟与淮河的连接处,初名“北辰堰”,后名“末口”)北接淮河,无疑带动了原属于“山阳县北辰镇”[2]125的新城城址所在地北辰堰一带经济的繁荣发展,以至商旅云集,人烟繁盛,史文炳于此地筑城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阶段:明清时期对淮安城的改造与扩建。这种改造与扩建不仅加固和丰富了淮安旧城的各种建筑,如城墙、楼橹、敌台等,而且也因为联城的修建而使古代淮安城在规模上达到了顶峰。古代淮安城三城联峙的总体格局最终形成。
明清两代统治者在以往历代修筑淮安城的基础上,又对淮安城进行了多次改造和扩建。明初在淮安旧城的基础上“累增修筑,包以砖壁,周置楼橹”[1]46。正德十二年(1517),漕抚丛兰和知府薛重新对淮安城进行了修缮,“巡抚都御史丛兰檄知府薛规措修葺”[1]47。嘉靖三十六年(1557),“知府刘崇文修”[2]125。隆庆六年(1572),总督、都御史王宗沐“建楼于西门子城上,额曰‘举远’”[2]125。万历三十三年(1605),由于“东倭横犯朝鲜,边海戒严”[2]125,为了加强海防,署府事、推官曹于汴“添建敌台四座”[2]125。天启二年(1622),“建魁星楼于巽隅”[2]125。崇祯年间,漕抚朱大典“遍修三城”[4]56。清代从康熙开始,又在明代修筑的淮安旧城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修缮。康熙初年,漕督林起龙对明末坍圮的淮安城楼“彻而新之,城垣残缺者,修补之”[4]56。康熙二十三年(1684),漕督邵甘“重建西门楼”[4]56,康熙二十八年(1689),漕督董讷“重建南门楼”[4]56,后“漕都兴永朝、桑屡加葺理”[4]56。此后从乾隆元年(1736),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清朝统治者都对淮安旧城都予以了不同程度的重修或扩建。封建社会对淮安旧城最后一次修缮即光绪七年(1881),这一年,漕督谭钧培重修了旧城东、南、北三座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