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考察2005年学界发表的关于朱熹文学研究的论文,发现不少学术问题,包括引用朱子原著的错误。本文主要通过2005年的朱熹文学研究高论、重复的话题论文和朱熹文学研究论文引文错误来看中国学术生态细节,并加以分析考证。53468
毕业论文关键词:朱熹;文学;学术;错误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the educational world about zhu xi literature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in 2005, found that a lot of academic problems, including reference discusses the original error. 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remark about zhu xi, repeating the topic of thesis and citation mistake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paper about zhu xi in 2005 to study the details of Chinese academic ecological , and analyzes the textual research.
Key words: Zhu xi; Literature; Academic; error
数百年来,朱子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历来倍受学者关注。
黄震是大学者,他分析说:
《汲泉溃奇石诗》末句云:“慨然思古人,尺璧寸阴重。观诗至此,唤醒处多。”[1](P162)
古人语言简单明白,但实实在在,含义极为深刻,上述“唤醒处多”决非泛泛而论,均为深刻体会之心得也。
又如元方回云:
朱文公诗迫近后山,此诗尾句虽后山亦只如此。乾道二年丁亥文公访南轩于长沙所赋,用事命意定格下字悉如律令,杂老杜、后山集中可也。爽鸠出《左传》“昭公二十年”。[2]
方回人品被后人訾议,其研究朱子文学亦常露酸腐之气,但其学问根柢,远非今日学者可比。中国古代学术生态复杂无比,回到现实生活,我们考察2005年学界公开发表的朱熹文学研究论文,又有新的学术生态细节发现。有的学者真才实学,自然流露,对于朱子学的研究有建设意义;有的继续以怪奇生新之词奢谈朱子美学,威风凛凛;有的学者对于朱子淫诗说大感兴趣,议论纷纷;有的继续研究朱子的文学创作,改头换面;有的学者把朱子的观书有感诗翻出来继续欣赏;等等。可谓气象万千,驳杂无比。当然,少不了一个21世纪初期的中国学术生态细节,那就是引用朱子原著的错误多多,不一而足。
一、从2005年朱熹文学研究高论管窥中国学术生态细节
时势造英雄,学术界亦不例外,在科研量化管理的体制下,中国学术生态中涌现出许多学术大腕,他们不但才华横溢,而且活动能力一流。考察朱熹文学研究领域,也能发现这样人物的身影。比如邹其昌写的一系列朱熹美学研究论文,在2005年发表的有《论朱熹“讽诵涵泳”的心理流程——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诠释方式研究之一》。文章说:
朱熹的“讽诵涵泳”是中国传统诠释理论尤其是接受理论成熟的标志。“讽诵涵泳”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诠释学理论资源之一,从而使得“讽诵涵泳”与中国古代的审美方式及审美创造有着极为内在的联系,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3]
看到这样的论述,读者能不敬佩么?他一下子把许多重大的学术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从此知道了:
1、朱熹的“讽诵涵泳”是中国传统诠释理论尤其是接受理论成熟的标志。
2、“讽诵涵泳”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诠释学理论资源之一。
3、“讽诵涵泳”与中国古代的审美方式及审美创造有着极为内在的联系。
4、“讽诵涵泳”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真是太巧了,朱子的“讽诵涵泳”一出现,中国的许多理论都成熟起来,而且是标志性的成熟,然后接下来又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诠释学理论资源之一”。 不尽如此,“讽诵涵泳”还与“中国古代的审美方式及审美创造有着极为内在的联系”,注意不是一般的内在联系,是“极为内在的联系”。最终,“讽诵涵泳”“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朱子若是知道他的这四个字被如此生搬硬套成为万能的美学名词,一定会惊诧莫名、大喊冤枉。“讽诵涵泳”能够承受得了如此的重负么?这是中国学术生态中特有的现象,这样的文字惊天动地,终于登上了《哲学研究》 2005年第6期。题为《论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这次大概是编辑把题目省略了一点。此种风气之蔓延其实非止一日。研究朱子的美学思想本无不可,可惜学无根柢,生造词语,浮夸不实,开不出什么好的果实。考察这方面的文章,引用朱子原文的错误不在少数,证明这些研究者对于朱子的原著没有认真领会,在没有吃透朱子原著的情况下,要进行朱子的美学思想研究,岂不是缘木求鱼?一个很有趣的学术现象是,学术领域之某一研究点风气不正,继之者亦往往推波助澜。比如朱子美学研究即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