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0“忠恕”是儒家道德学说中重要的理论命题。《论语·里仁》篇记载孔子曾告曾子云:“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可见,在曾子看来,以孔子为代表的整个儒家思想体系,是以“忠恕之道”贯穿始终的。

历代学者对儒家“忠恕之道”的现代价值基本上是泛泛而谈或者局限于熟人社会中,很少谈及其在陌生人社会道德中的具体价值。本文主要从哲学角度,联系儒家思想与文化,阐释“忠恕之道”,探究其对陌生人社会道德建构的意义。

一、儒家忠恕之道的哲学内涵

“忠”与“恕”本是统一的,故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若把“忠”与“恕”割裂开来,则“吾道”成为两道矣。因此,“忠”与“恕”有着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意思。《中庸》云:“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乎施于人。”由此可见,“忠恕”本是统一的,而“恕”亦可包含“忠”。 

(一)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什么是忠?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论语·雍也》篇有:“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自己想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是别人事事行得通。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朱熹《论语集注》释“忠恕”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其实,“尽己”与“推己”并无实质的差别。尽己为忠,而“忠”也是推其己于人;推己为恕,而“恕”之“推己”也是“尽己”之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推己及人,亦即“推其(己)所欲以及于人”,自己于有所成立、发达,亦使别人有所成立、发达。《论语·学而》篇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是否做到了推己及人。

(二)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论语·卫灵公》篇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此可知,“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朱熹《论语集注》释“忠恕”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朱熹说:“推己之谓恕”。其实。“推己”并没有把“恕”的内涵完全表达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着如何“推己”的重要思想。也就是说,“恕”之推己及人,强调的是不要强加于人。《论语·公治长》篇载:“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这里的“加”即是强加之意。

孔子认为若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容易。在孔子的“忠恕之道”中,“恕”更为基本。有了“恕”,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以仁待人:儒家仁学理论

孔子的仁学思想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旨就是“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孔曰:爱人。” 《孟子·离娄下》:“仁者爱人”。“爱人”即爱全人类所有的人。《吕氏春秋》有《爱类》篇云:“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人乎其类者也。”这符合孔子本人的思想。我们从《论语·乡》:“厩,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以及《论语·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就可看到孔子的仁爱思想。

上一篇:试论刘铭传铁路思想的演变
下一篇:钱谦益运河行旅诗研究

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

儒家的哲學品质与现代性问题【7010字】

郭店竹简唐虞之道与儒墨...

當代新儒家對儒學宗教性...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12723字】

儒家傳統面臨的五個挑戰【5325字】

儒家无为”说──从郭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