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虽然在中国是一个政治混乱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精神、思想相对自由的时期,文学创作相对活跃,诗人们对于大自然物色越来越敏感,观察也越来越细致,并将他们的悲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来。与先秦时期注重果实的应用价值不同,魏晋南北朝开始终于以梅花的花作为审美对象,诗人们开始对梅花赏色闻香,诗作中开始描写梅花的自然习性。虽然在这之前也有零星的关于梅花的记载,例如《诗经·小雅·四月》“山有佳卉,侯栗侯梅。”[1][551]梅被称为“佳卉”,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人们对梅花持一种欣赏态度。在汉赋中也曾多多少少提到过梅花,但实实在在以梅花主题的诗要沿袭于《梅花落》,咏梅作品也是从这时期流行开来,并出现了大量对乐府横吹《梅花落》古题的拟作。《梅花落》乐府为横吹曲调。为梅花凋零之意,是一个极易感伤消极的意象。宋郭茂倩在《乐府诗集》卷21中说:“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2][311]与《折杨柳》一起同为梁、陈时期笛曲的代表作,根据记载,《折杨柳》“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3][1]。这两首曲子大致以表现军旅辛苦、怀乡思归为主要内容。清代朱秬堂曰:“梅花落,春和之候,军士感悟怀归,故以为歌。”[4][246]现存的《梅花落》都是文人们对于该乐府古题的拟作,最早的就是鲍照的这首《梅花落》: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5][1]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是说庭院中长着各种树木,但是诗人偏偏对梅花感到叹息。“中庭”意思是庭院中,“杂树”指丛杂生长的各种树木。并非是指“一些无价值的树”。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6][163]中有“中无杂树”,这里的“杂树”解释为“别的,其他的树木”。这和“指丛杂生长的各种树木。”相近。如果“杂树”解释为“一些无价值的树”便非常明确的表现出诗人对“杂树”的批判厌恶的态度。但是从鲍照的《望孤石》“江南多暖谷,杂树茂寒峰。朱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4][409]这里的杂树在寒冷的山峰挺立着,拥抱白雪,在朔风中飘荡。这样的“杂树”形象完全看不出诗人对于杂树的厌恶来,反而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江南的树木大部分都是开花的,而梅花是典型的南国之树,现存六朝的咏梅诗多出于南朝诗人笔下,“梅花畏高寒,独向江南发。”[5][37](蔡襄《和吴省副青梅》),所以诗人用这些树与梅对比。然而在“咨嗟”这个词这里往往就会产生歧义了,“咨嗟”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赞叹的意思,王逸在《楚辞·天问》中“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7][97]的注曰:“咨嗟,叹而美之也。”是因为赞美而感叹的。“咨嗟”的第二个意思是叹息,却是因为惋惜而感叹。余冠英先生注释“咨嗟”为“嗟叹称美”,笔者认为在这里取第二个意思更恰当,即因为惋惜而感叹。鲍照在其他诗歌里也多次用到“咨嗟”一词,均无赞叹称美的意思,都是惋惜感伤的之意。如《绍古辞七首》其三曰:“弦绝空咨嗟,形音谁赏录。”[4][347]意思是“叹息”。再如《日落望江赠荀丞》云:“岂念慕群客,咨嗟恋景沈。”[4][287]中“咨嗟”也是“感伤叹息”之意。
“问君何独然?”诗中的“君”字钱仲联在引余冠英说法,说:“君,指作者。”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问君何能尔?”很相似,君也是指诗人自己。“然”和“尔”一样的意思,都是“如此”、“这般”。这句诗是个设问句,但至于问者是谁,有的说是杂树。钱仲联的增补本也没有说,其实问者为谁,不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