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这显然这三句说的是梅树,是回答上一句的问题。余冠英说:“其,是指梅花。”意思是说:我(诗人)念梅花能够在霜雪中开花,能够在露水中结果实。在春风中摇晃飘荡,在春日中妩媚。梅花开时一般是冬春之交,是迎接春天的使者。所以梅花在魏晋最初作为诗歌意象,人们起初就是把它作为一个春花春树来认识和描写的。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收录的无名氏所作的《子夜四时歌》“春歌”中把“梅”和“柳”一起作为春天的代表,诗中梅花凋零、柳花飘散成为春去的标志,所以梅花飘落便会给人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与感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梅花最流行的意象便是“梅花落”。鲍照的《幽兰》:“梅歇春欲罢,期渡往不还。”[4][211]诗人们用梅花的飘落来表现岁月流逝、青春难在、婚嫁失时之怨。这里的梅花和《诗经·召南·摽有梅》以梅花果实起兴是异曲同工,两者的比兴之义十分相似。

 “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这是全诗的结尾句,也是全诗的关键,同时也是产生歧义最多的一句。余冠英先生解释“念其”的“其”指代梅花,“念尔”的“尔”指代杂树。而且余先生说:“霜华,是说像霜一般的光和色。霜质,是说衬寒的品质。徒有霜华无霜质,对杂树说也是对一般无节操的士大夫说。这是托讽之辞。”这也是余冠英先生认为这首《梅花落》为赞美梅花,讽刺杂树的原因。首先来看鲍照对杂树和梅花的态度,前面已经提到诗人对“杂树”并非厌恶讽刺。而从鲍照的《中兴歌》的第十首“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愿君松柏心,采照无穷极。”[5][1]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与松柏相比,梅花并不具备像松柏那样的耐寒品质,只是一时称艳罢了,看不出诗人对梅花的嘉许,反而带着一种鄙薄的态度。如果说《梅花落》是对梅花的赞美,对杂树的讽刺,这与诗人在其他诗歌里所表现的思想呈现矛盾。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也有影响,之后梁吴均《梅花》“梅性本轻荡,世人相陵贱” [5][3]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梅花轻视的态度。而在鲍照同时代的诗人在写梅花时也并没有出现过赞美梅花不屈不挠和耐寒精神的。他们或是写梅花是作为春天的象征,例如陆凯《赠范晔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5][2]通过赠送梅花来表现对友人美好的祝愿,这里“梅花”便是春的象征。或是通过咏梅来表达相思之情,陈朝江总《梅花落》:“胡地少春来,三年惊落梅。”[5][6]边地少春,更是罕见梅花,表现了征人的思乡怀归。像《西洲曲》这样用梅花来寄托男女之间相思的更是不胜枚举。

 “折梅待佳人,共迎阳春月。”(《春歌》梁·王金珠)[8][103]

腊月正月早惊春, 众花未发梅花新。

可怜芬芳临玉台, 朝攀晚折还复开。

长安少年多轻薄, 两两常唱梅花落。

满酌金卮催玉柱, 落梅树下宜歌舞。

金谷万株连绮甍, 梅花密处藏娇莺。

桃李佳人欲相照, 摘叶牵花来并笑。

杨柳条青楼上轻, 梅花色白雪中明。

横笛短箫凄复切, 谁知柏梁声不绝。

( 《梅花落》陈·江总) [5][7]

又或者像谢朓《咏落梅》中用梅花的飘落来暗指自己政治地位的不稳。可见这一时期还没有歌颂梅花耐寒品质的作品,而一些人认为《梅花落》是赞美梅花耐寒精神,进而赞美像梅花一样不屈不挠的人则是将后人对于梅花的看法强加上去的。对于“霜华”的解释亦有分歧,有解释为“霜色”,有的解释为“霜花”。解释为“霜花”意思是在霜中开花,这和前面的“霜中能作花”相呼应。梅花的“无霜质”便呼应了“零落逐寒风”。梅花在冬末春初时傲然独放,独天下而春,但梅花的花期对气候特别敏感,花期一般在2到3个月左右,早梅开的比较早,甚至在雪中已然开放,但是落得也早,“瑞雪带寒风”,梅花可能就已经在寒风中飘落了,这不就是“徒有霜华无霜质”吗?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是说“杂树”,有一些说不通。如果是“杂树”“零落逐寒风”,那么应该是相对早一些的深秋。“杂树”已然落叶,而这时的梅树也是和“杂树”同样的命运,一样的凋零残败,又何来“杂树”“无霜质”而“梅”“有霜质”之说。

上一篇:论苏童新世纪小说女性形象塑造
下一篇:论《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及其文化隐喻

《千与千寻》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

空空道人评点《红楼梦》文化创意思想述论

空空道人评点《三国演义》文化创意思想述论

论明清传奇自画像的意蕴价值

论《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

鲁迅创作中的审丑意识探究以看客•鬼神为例

重论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安康汉江网讯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