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提供了一张比较完整的菜单。牛腹肉、鲜竹笋、蒲菜、狗肉羹、香稻米、熊掌叉烧、鲤鱼片、兰花酒、卤山鸡、炖豹胎等。这些菜品是十分讲究的,牛肉以其腹部最为鲜嫩;竹笋新鲜清脆;蒲菜为淮安所特有,狗肉羹用鲜艳岩菇装点,兰花酒开胃漱齿,卤山鸡丰腴,炖豹胎香软等。在品尝这些菜品时,以喝酒为主,搭配少量的主食,会有雪地中喝热汤般的畅爽,享用如此美味,无怪乎枚乘自己也认为是“天下之至美”了。从原理的层面来看,上述这些原料多为江淮地区的产物,有人认为其中的熊掌和豹胎并非江淮地区所出,但其实一直到唐代,江淮地区老虎还是一大祸患,以致朝廷不得不派人到江淮地区传授捕虎之法,自然,熊、豹之族也不在少数,于是熊掌、豹胎成为了淮扬菜的食材也不足为奇了。细看枚乘所写的文字以食物制作技术论,也颇为精彩,其“犓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两道菜,细致的提出了菜肴制作过程中荤素如何有机搭配的问题,这在之前的烹饪古籍文献中并不常见,说明淮扬菜自西汉起便具备了养生的特性。通观《七发》全文,枚乘想要表达的就是淮扬饮食之道“博大精深”,充分显示了淮扬菜悠久历史和高超成就。
要提及淮扬菜发展到高潮的历史阶段,那么就要谈到明清时期,此时,江淮地区盐业贸易发展十分发达,可以说是全国最大的盐区。清朝雍正帝在“上谕”中说到:
“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饮食器具,备求工巧,俳优伎乐,恒舞酣歌,宴会嬉游, 殆无虚日,金钱珠贝,视为泥沙。各处盐商皆然,而淮扬尤甚。”[3]文献综述
我国古代有着十分严格的品级制度,其地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一直是处在这一制度的最底层。然而,在这段文字里却描写了一群盐商富裕奢侈的生活状态,他们的衣服用料华丽,住宿的房子也十分的豪华奢美,用的也都是些精致美丽,颇具工艺品性质的餐具。在宴席上喝得酩酊大醉,还不乏一些歌姬为他们跳舞唱歌,整个宴席间莺歌燕舞,在丝竹声中透露着一丝放纵奢靡。并且这些盐商大多挥金如土,生活穷极奢华,吃的食物大多都是食材罕见的,厨子也大量的为做出一道精美的菜肴而浪费食材,常常一桌宴席做下来,满院子都是浪费了的食材,这段期间的淮扬菜也以使用一些珍贵的食材为主。
细究这群盐商为何过上这种穷极奢华的生活,正是由于淮安和扬州都作为京杭大运河边上重要的站点,尤其是淮安,作为从北方到南方的中转站,有着“南船北马”这么一个称号,古代北方来的商人要到扬州贸易通商,必须在淮安下马坐船到扬州。因此,淮安和扬州成为了盐业漕运来往重要枢纽,这块土地上的商人的消费水平才日渐的提高,由于商业的竞争,还有就是相互攀比,于是,一些好的厨师也在不断出现,因此也就产生了众多淮扬特色菜肴。并且厨师在这时变成了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重要职业,所以,更多的人愿意学厨,并且创新菜品,由此淮扬菜系才真正的定型。在清代的后期,淮安厨师的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他们不仅善于使用多式多样的烹饪方法做菜,在调味选材上也灵活多变,别出心裁。正如经典的长鱼“一鱼五吃”厨师将“笔杆青”鳝鱼的背脊、尾巴、腹部、鱼血、骨头分割出来,制作成软兜长鱼、“喂脐门”等五道菜,一鱼多吃便可成为一桌的菜肴,并且味道各有特色。在这之后代表淮扬菜系的“淮安全鳝宴”“清江全羊宴”就在中国美食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