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西方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迫切需要新的一轮由中国人自己重塑的中华形象,以验证他们由大航海时代以来传教士、外交官、传媒工作者等一再重复的关于东方的想象和演说。 因此,西方世界对于东方文化始终存有好奇之心,在积极寻求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也渴望中国自我能提供一个符合西方期待视野的新的中国形象。李安的“家庭三部曲”适时地将中西方文化结合在一个空间,使西方观众得以更直观的感受到东方文化的传统意识形态,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代沟与差异,成功赢得了西方观众的关注度。
(二) “家庭三部曲”展现的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
历经长时间对于中西方的文化审视之后,李安于1992年自编自导了第一部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片——《推手》。
影片起先的镜头就非常有意思,朱父在厅里练太极的镜头切到玛莎创作时写到了“祖父”这个词,重重的敲击键盘后伴随着玛莎烦躁地起身去厨房,虽然镜头随着玛莎的走动而摇动,但是始终聚焦在朱父身上,玛莎只是作为虚焦背景的一部分,以此展现了这位老丈人的到来确实扰乱了玛莎的生活。朱父代表了传统的东方文化,而玛莎作为现代的西方文化的代表,与朱父产生了不可遏制的文化冲突。首当其冲的就是家庭观念,在西方看来,孩子成家以后应该与父母分开住以自由发展,而东方的传统观念主张父母儿女一起住,在保证家庭团圆的同时也方便照顾老人。
玛莎给朱父耳机以避免打扰她的创作,但却直接破坏了朱父看京剧的兴致;餐桌上大鱼大肉与蔬菜色拉分庭抗礼,逼得晓生筷子叉子并用,中文英语齐讲;种种不和谐因素积少成多,引发质变,使父亲的走失成了晓生的爆发点。事后晓生腾生出给父亲找个老伴的打算,却直接激化了父子间的冲突,致使老父亲离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