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系民情,追求强烈的感染性
新闻摄影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充满爱心地展现出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就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实现文艺工作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的统一。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也正是服务人民、心系民情的结晶。2012年11月7日中国军网刊登的《两母亲换肝救子 无私爱奏响生命之曲》表现的是两个不满周岁的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患儿,经过两位母亲换肝得以救治,抒写了永恒伟大的母爱之情;2012年2月6日《宁夏日报》二版要闻刊登的《草根奥运走过二十五载》表现青海省海原县史店乡苍湾村坚持25年开展村民运动会的新闻,抒写了幸福欢乐的邻里之情;2012年12月28号《东南商报》A1叠16-17版刊登的《沉重的海岸线》表现了美丽的海岸线被破坏的场景,被定格的瞬间令人触目惊心,抒写了人民群众对环境恶化而产生的愤怨之情。通过一幅幅新闻照片展现了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道真情,接地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坚定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四)锦上添花,追求艺术性
新闻摄影作品的真实性、纪实性特征给其创作的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摄影的艺术性贯穿其运作的全过程。具有强烈的艺术氛围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更加有效的传播了新闻事实,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非常独特的审美享受、艺术享受,使新闻事实的传播锦上添花,真正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应当是纪实性和艺术完美结合。追求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性是创新智慧的结晶,具有无尽的空间,角度、选材、构图、色调、细节等常用的手法就足以使摄影者大有用武之地。组照《沉重的海岸线》展现了美丽的海岸线被破坏的状况,6张照片的5张主体和环境完全是静态的,画面中几乎没有动态景象,也没有人物的关联,正是这片断式的图像表达给人以最直观的感觉,暗淡的色调中油污、垃圾、死鱼、残破的渔网等映入眼帘,无不引发读者出现震惊、叹息、酸楚、悲凉、痛恨等复杂的情感。其中一照片:近景是废弃在海滩上的小汽车车壳,中景是逼近海滩的建筑工地,远景是群山、乌云、弥漫的乌云即将把最后一缕灰白色天空遮盖……整体画面灰暗压抑,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给人以无限的联想,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境。论文网
四、我国新闻摄影存在的问题
(一)摆拍之风盛行
自萨洛蒙、布拉松等新闻摄影先辈创立了“小相机十现场光+抓拍(不干涉对象)”的现代新闻摄影拍摄手段以来,“不干涉对象摄影”已成为世界新闻摄影所普遍遵循的原则。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新闻理论界就开始介绍、倡导这种“抓拍”手法。但在实践中,摆拍(干涉对象的拍摄方法)却一直是我国新闻摄影的主要手。即使在一年一度的全国年度新闻摄影评奖中,也多有这样的作品。其实,摆拍是一种非常轻松、偷懒的“创作”方法(不是采访方法),它把摄影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在拍摄者自己手中,并使记者“保证完成任务”。但是,摆拍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主题先行,无视新闻规律制造新闻—经过记者加工的事实,造成新闻图片的公式化、概念化等等。大量的摆拍之作充斥全国报刊,几乎每天可见。例如2012年11月17日,《今日早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张女兵学习十八大的照片,核查后发现,女兵实际阅读内容为珠海航展和苹果手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