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务微博“官话套话”失去网民关注
由于传统的行政体制和文化的局限性,导致了政务微博将现实中的官场文化融入其中,这会导致和微博世界中风行的规则产生对立。曾有媒体披露,微博运营内部的工作人员坦言,不少官员让他们及时删除微博上网友的负面消息和一些对仕途不利的信息。正是因为有些政务微博官话多、套话多,才会使其沦为微博舆论场中的笑柄。在微博世界中,正面官话无人听,反面批判传千里,恰恰凸显了主流宣传的缺陷与失败。[5]例如“陇南发布”官方微博:2014年6月,甘肃陇南市委无偿献血的一组照片中,配图中他左臂献血却扶右臂,使网民感到疑惑不解,引发了网民们如潮水一般的质疑声。当地的相关部门后来表示,是右手验血,再左边抽血,是工作人员把照片发布顺序弄反了,不是作秀献血。澄清事实后,陇南发布成为舆论的焦点。很多网民发现该微博中发布的内容,基本都是当地基层的官博转发、拍马屁,让人觉得底下的评论都过于生硬。政务微博是政府和民众沟通的桥梁,平等坦诚的态度才能获取网民的信任。如果只是一味的说官话、套话,是很难让网民关注的。深圳市政府新闻办高级新闻顾问张荣刚总结政务微博“十忌”:忌媒体偏见,忌照本宣科,忌目中无人,忌产销官谣,忌形式单一,忌官话套话,忌亲和无度,忌休眠僵尸。充分思考微博“生命力”。文献综述
(二)政务微博“不会对话”遭遇网民冷落
很多政务微博开通之后,政府机构和官员不懂得如何与网民对话。在和网民沟通的时候,高高在上,表现出高姿态,有的甚至还和网民开展骂战,语言粗暴,极其不文明。例如,广州交警官方微博就曾怒斥某记者,说其“真相都没搞清楚,就乱吠”;“平安徐州”官方微博在发布校车事故死亡人数时,竟然使用“亲”这样的称呼;湖南祁东一公安局长对微博投诉回复说“生个脑袋是用来思考的”。这样“不会对话”的政务微博自然会遭遇网民的冷落。一些政务微博上很多内容都是转发的那些不痛不痒、四平八稳的内容,秉着所谓的“中庸之道”,并没有什么能让网民得到有效信息的内容。网民们通过政务微博是了解一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内容和政策,不是好听的废话。有些政务微博总是不停地转发别的官博发布的内容,不善于结合自身实际,不愿对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黑龙江发布”,在2013年11月那场30年一遇的大雪袭击东北时,该官博几乎没有发布相关的信息,反而成为了地方执政的摆设。微博语言的总体特点是“短小快”,语言要高度浓缩,言简意赅,政务微博也应该同样适应这种语言风格,尽量简而朴实,去繁从简、避虚就实,少空谈、少讲大话,多讲实话,多用工作举措、数字成果、实际成效说话;单条微博应该一事一议、一事一题。
(三)政务微博“假话空话”导致网民反感来;自]优Y尔E论L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说真话,这是人际沟通最基本的要求,政务微博也不例外;在微博时代,假话被“戳穿”的速度更快、频率更高。求真,是从执政理念到方式,以及话语体系的一贯要求。政务微博无论发布、转发,还是评论,都要在求证搞清事实之后再发言,而不能未经求证主观判断,或事先设定一个标准自以为符合事实。要说自己坚信不疑的话,而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例如2013年南充发生了一家室内3人烧炭取暖导致中毒死亡的事件,仪陇新闻网官微称这是一起命案,后来向警方求证,警方说不是命案。该官微的管理员得知真相后还是没有修改微博,最后因发布不实信息被警方行政拘留。政务微博在面对网络质疑,起着呈现事实、疏导舆论的作用。在谣言和谬论出现的情况下,政务微博需要通过证据来发布真实的情况,让公众放心并且达成一致的认识。很多情况下,网友质疑政务微博内容的真假,并不是网友随意猜测,有时候真的是官方信息弄错了。政务微博代表的是政府形象,体现了政府公信力。在发现错误后,要及时的向民众们道歉、澄清事件的真实内容。微博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文字量的限制,这就要求语言言简意赅,避免讲大话和空话。但仍然还是有的政务微博犯这样的错误,例如“甘肃发布”中发布了一条丝路黄金带的微博,内容是省委宣传部长连辑在研讨会上发布的指令:我省将加快互联互通建设,让黄金段“通”起来;加快构建向西开放平台,让黄金段“亮”起来;加快经贸合作步伐,让黄金段“活”起来。这条微博中的内容十分空洞,只是把话说得漂亮。政府只有表现出建设地区的行动力和创新力才能叫做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