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物理学知识可知表面温度、物体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与波长的分布范围,有着相应的关系。红外测温就是通过接受被测物体的辐射来确定被测物体的温度。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作为非接触测温的红外测温技术,它具有较快的测温速度、对被测温度场无干扰、较高的灵敏度、很宽的测温范围、热惰性误差小,远距离测温等优点[13]。87858

    堆焊,即在基材上堆敷焊接新的金属,在这个过程中,一般严格控制温度在0—400℃的温度范围,否则,会影响焊接性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是先在焊接面上取点测量温度,然后根据热平衡原理推测出整个表面的大体温度。而这种测温方式因为要达到热平衡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不能及时准确的监测工作点温度,严重影响着生产效率和质量。河北省,燕山大学测量计量技术及仪器实验室的胡春海根据这个问题研究并介绍了一种多点无线红外温度监测系统[14]。论文网

    内外学者对于焊接过程的温度采集研究包括很多方面。如大连理工大学的黄瑞生、刘黎明等人对AZ31B镁合金的激光—TIG复合焊接过程的温度场测量是利用红外热像仪实现的 [15],根据焊接温度场的分布来分析焊接接头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温度场可以加深对热源形式的认识,有利于热源模型的建立和校正,以提供更为准确的焊接过程预测及数值模拟。下图是他们测量装置示意图。

     温度场测量装置示意图

    电弧增材制造虽然优点多但尚未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制造,更多的处于试验和开发中,其成形尺寸精度还不能相对精确,成形表面形貌不理想等焊接质量原因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实现对焊接过程的电参数及温度进行控制成为提高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熊俊在GMA-AM成形特性研究中用激光视觉传感器对成型件表面质量进行测量,从而研究层间温度对成型层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多层单道结构试件用交互式的堆积方法,堆积160mm长,堆积二十层。实验中保持堆积速度和熔敷电流恒定,通过只改变层间温度,分别为20℃、120℃、300℃、450℃,对应的工艺参数及测量结果如下表[16] 。

    不同层间温度表面质量测量

     不同层间温度下表面形貌

    由图1。3可以看出本实验中层间温度为 20℃和 120℃时成形较好,300℃和450℃时越来越差。

  1. 上一篇:数据采集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2. 下一篇: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的数据采集研究现状
  1. EBM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状况

  2. 镁合金的焊接研究现状

  3. 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的数据采集研究现状

  4. 数据采集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5. 无铅钎料的研究现状概况

  6. 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概况

  7. 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8. JSP+mysql菜谱文本处理知识库的建造

  9.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筑与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10. 石墨纳米笼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11. 论电视剧《红高粱》里的爱情观

  12. 不同氮素水平对盐胁迫下...

  13. 中国互联网征信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

  14. 谈谈受贿罪【9516字】

  15. 内部控制制度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6. 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问卷表

  17. 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