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旅游基础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日渐成熟,众多学者对工业旅游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关工业旅游的概念。王宝恒[1]从综合角度将工业旅游定义为“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94872
相关学者普遍认为工业旅游具有科学性强、依托性强、重游率低和多重效益型的特征,这说明工业旅游除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同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王宝恒[1]认为工业旅游项目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依附性强、企业资质要求高、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以及综合效益见效慢四个方面。
工业旅游开发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及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使得国家各学者针对国内外工业旅游开发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2 研究国外工业旅游开发
李蕾蕾[2]介绍工业遗产旅游新概念,研究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旅游的区域发展和形象转变过程中的实践。颜亚玉[3]对英国国家玻璃中心为主的工业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进行了探讨,并联系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状况,指出其对我国工业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启示。巫莉丽和隋森[4]介绍了德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经验,呼吁国内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的重视。论文网
3 研究国内工业旅游开发
工业旅游开发条件 王宝恒[1]综合分析了工业旅游的开发条件,认为工业旅游的开发条件涵括三个方面主体条件,即客源数量、结构及其特点客体条件。李炯华和杨兆萍[5]认为工业旅游开发应充分考虑地方区位条件、经济支撑能力和城市发展基础。
工业旅游开发原则 戴道平[6]认为工业旅游开发要遵循四大原则:特色+规模原则、互利双赢原则、突出主业原则和综合效益原则。刘静江[7]提出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六大原则:原真性原则、独特性原则、市场性原则、保护性原则、统筹性原则和法制性原则。
工业旅游开发模式 姚宏[8]在我国最早提出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分别为:都市综合型、特色工业城市、名胜旅游区三种模式。李蕾蕾[2]从整个区域将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称为区域性一体化模式,从各个独立的工业遗产旅游地将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分为博物馆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及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姜金三[9]结合高等院校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个性发展的科学教育要求,提出了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习基地结合起来的工业旅游新模式。
4 基于RMP理论的工业旅游研究
吴必虎[10]在前人关于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旅游市场调查分析和预测、旅游产品开发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区域旅游规划实践,提出了Resource (资源) -Market (市场) -Product (产品)分析的流程路线,即所谓的RMP (昂谱)分析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对连云港工业旅游进行R性分析(resources analysis)和M性分析(market analysis),在此基础上进行P性分析(product analysis),并最终提出以旅游产品为中心的规划框架。这一分析模式具体如下:
具体运用RMP分析理论对有关地区的工业旅游进行研究的学者及其相关研究内容如下:
张卫卫[11]在对比分析德国鲁尔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对徐州开展工业旅游资源、市场状况和产品开发模式探索徐州的工业旅游发展潜力。张利华[12]对江苏省工业旅游进行资源、市场和产品分析,从而提出江苏工业旅游的开发思路以及营销策略。杨庆[13]对武汉工业旅游开发进行了RMP分析,提出了武汉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新理念、发展定位、主题策划和空间布局,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产品开发策略。陈国宏、孟凡雷[14]对辽宁省的工业旅游资源和市场进行分析,发现旅游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开发简单、利用效率低,需求市场的客源局限性,供给市场的缺乏合作以及产品市场的单一,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