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同济大学侯德劭(2008)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针对城市交通体系的特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交通承载力系统的内涵、组成、理论分析方法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探讨了城市交通设施承载机制,构建了不同交通需求与道路网设施承载力、轨道网络设施承载力的双向优化模型,计算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交通设施资源承载力,拓展了城市交通承载力研究的广度和深度[8][9]。这也是目前国内关于城市交通承载力研究较为系统的成果。北京大学詹歆晔等(2008)提出了基于“机动车在驶量”构建由路网资源、燃油供给和大气环境3个模块组成的特大城市交通承载力宏观定量分析模型,并以北京市城区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建立了“静态”对比测算和“动态”模型测试相结合的交通承载能力分析方法,并以北京市中心城控制性规划为例进行了土地适宜开发强度的研究。
在交通环境承载力方面,2002年刘志硕第一个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污染物在环境系统中的输入输出模式,尝试性地建立了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UTECC)的动态量化模型;2003年,程继夏分析了环境污染中与机动车有关的各种污染因子及污染量与机动车数量的关系,提出了环境交通容量和交通环境容量的概念及与交通容量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环境交通容量的计算模型,并确定了与交通环境容量的逻辑关系。程继夏以西安为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实际的可操作性。而且定量分析了西安市环境状况和机动车对环境的影响状况和发展潜力,计算出西安机动车的最大交通环境保有量。
杨涛等(2003)通过分析大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及城市交通特点,提出并建立了中心区道路网容量和停车容量模型,以及土地利用与交通容量的互动优化模型,该模型可用于中心区合理开发强度的控制[10]。同济大学惠英(2008)在研究历史街区交通发展问题中初步探讨了交通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认为交通承载力是交通系统在设定服务要求下承受人流和物流活动的能力,设定为交通空间资源约束条件下不同交通方式的设施量的函数[11]。
2.历史城区保护方面
我国是具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众多的具有独特文化的富有特色的历史名城,国际国内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对我国的名城保护和发展寄托了满腔的热情。吴良镛教授根据北京旧城的保护和更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论。这是近些年来在城市历史区保护和更新领域最成熟的理论。吴良镛教授认为,“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之目的。”
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与西方有所不同,它是初始于对单个文物建筑的保护,然后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最后增加了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了重心转向历史文化街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文献综述
国内的历史城区保护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观念和理论上的发展与国际发展较为吻合。整体性观念和动态观念是当今历史地区保护与发展的两大基石。整体性保护和动态保护的核心内容是在风貌保护的基础上,赋予历史城区和街区新的活力,使之成为城市文脉的核心载体和城市发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