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苯甘氨基酸就是左旋氨基酸,它能够组成细菌的细胞壁,所以它不仅参与生命体组成,除此之外,还是药物和化工品等等合成的重要前体。
美国一家公司的市场调查呈报说道,将来D-氨基酸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地加多,尤其是在药物及药物中间体合成中、新药研发和少许新半合成抗生素合成方面,由此可以大胆预测,在未来几年里,它的市场量可能达到40亿美元的高峰。73656
D-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路线已有许多文件,然而这些路线均是环节复杂的多酶偶联。而D-氨基酸脱氢酶则可达到一步合成D-氨基酸的效果,酮酸以及铵盐为质料,经历酶的可逆催化复原,从而合成我们需要的产物[2]。使用Rational和随机突变,已经创建了第一个已知的广泛的底物范围,烟酰胺辅酶依赖性,和高度的立体选择性D-氨基酸脱氢酶。这种新的酶能够产生氨基酸通过相应的2-氧代酸与氨的还原胺化反应。它是诱变和D-葡萄糖脱氢酶共同起到的作用[3]。论文网
参 考 文 献
[1]卢立志。 鸭卵泡发育差异表达基因抑制性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分析[D]。 浙江大学, 2011。
[2]Baek, Jeong-Woo, Ohsuk,等。 奇异变形杆菌的L-氨基酸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和鉴定[J]。 生物工程学报, 2008, 24(12):2129-2129。
[3]张丹。 D-核糖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D]。 沈阳农业大学, 2007。
[4]冀春苗。 产烟酸脱氢酶菌株的筛选、培养及催化条件的研究[D]。 北京科技大学, 2009。
[5]吴新宇。 乳酸脱氢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酶的分离纯化[D]。 江苏大学, 2010。
[6]徐大国, 肖竹钱, 蒋成君。 苯甲酰甲酸甲酯的合成[J]。 浙江化工, 2014(10):28-29。
[7]曾贞, 杨军方, 杨成丽,王鹏,李大力。 S-扁桃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 32(2):29-32。
[8]徐书景, 鞠建松, 马延和。 荧光假单胞菌TM5-2中D-型氨基酸脱氢酶的鉴定和表达[J]。 微生物学报, 2007, 47(4):634-638。
[9]Fingert JH,Grassi MA,Janutka JC et al。Mitochondrial variant G4132A is associated with familial 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in one large pedigree[J]。Ophthalmic genetics,2007,28(1): 1-7。
[10]Kathmann EC,Naylor S,Lipsky JJ et al。Rat liver constitutive and phenobarbital-inducible cytosolic aldehyde dehydrogenases are highly homologous proteins that function as distinct isozymes[J]。Biochemistry,2000,39(36):11170-11176。
[11]Vinekar R,Ghosh I。Determination of phosphorylation sites for NADP-specific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fro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Journal of Biomolecular Structure and Dynamics,2009,26(6):741-754。
[12]Pauff JM,Hemann CF,Junemann N et al。The role of arginine 310 in catalysis and substrate specificity in xanthine dehydrogenase from Rhodobacter capsulatus[J]。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7,282(17):12785-12790。
[13]陈再鸣, 王涛。 从营养菌丝体鉴定侧耳属菌株的变异性[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997(4):419-422。
[14]张汉波, 沙涛, 程立忠,等。 出芽短梗霉原生质体再生变异菌株的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的研究[J]。 生物技术, 2000(4):17-19。
[15]胡卫红, 陈有为, 李绍兰,等。 CO_2激光辐照对酿酒酵母菌的诱变作用[J]。 微生物学通报, 2000, 27(1):36-38。
[16]蒋耀庭。 高压静电场对酿酒酵母菌的作用研究[J]。 中国酿造, 2004(6):20-21。
[17] 张毅, 屈贤铭, 杨胜利。 乳糖作为诱导剂对重组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J]。 生物工程学报, 2000, 16(4):464-468。
[18] 骈岩杰, 赵继全。 D-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的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 2010, 27(3):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