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家赵元任(1980)曾说过:“从学术方面来说,标准语也属于方言的一种,我们平时所说的方言也属于方言。”从语言学上看,无论是普通话还是不同地区的特殊方言,都是平等的。如今,在我们国家普及的通用语——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被称为标准语。它一开始是北方方言的分支,由于在全国范围内被普及通用,后来被逐渐发展并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且,在20世纪初,被正式确立为我们不同民族的共同语,又被广为称为国语,解放后,改名为普通话。77025
但是,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在社会发展中不断适应实际而发生变化的口语才是最为关键的。而这其中,大部分人们口中的话语却又是方言。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方言比白话文更加多变的主要原因在于,方言一直在实际生活中被广为使用,并且历史悠久。所以,刨去一些文化词来自于普通话之外,方言积聚了许多生动形象的底层民间用语,以及反映人们内心情感等方面的语词。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注意一个前提,那就是始终坚持各语言文化的平等性、多样性以及保持它们的谐统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杨光先生曾在2004年国际世界语大会上提到:“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的语言文化,都是在自己水土上独自创造出来的,应平等的看作为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特有文化,那么就失去了个性乃至一种独立的精神;甚至,从人类文化的整体上来说,也失去了其中一个独特的文化个性。”因此,语言的平等、多样与和谐共处应当成为基于人类良知与原则的不变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目标。多语言的文化环境才能多视角、多文化、多色彩、并最终互相包容。
众所周知,很多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都来源于方言。例如,在中国,数百种说唱的艺术形式和地方戏曲都以当地方言为依托而产生。在很多人看来,方言本身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情结,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论文网
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随着普通话的不断普及的而日渐深入人心,更多的人选择去说普通话而非方言。因此,在现实中,不愿说、或不习惯说、或不会说方言的情况出现的越来越多。并且,在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拓展了人们交流的领域,拉近彼此交流的空间。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使得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尽快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是应当引起重视的课题之一。
语言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自然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语言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它进行影响的,有时是一种作用占主导而另一种作用为辅助,有时是两种不同的作用通过不同的方式互为消长或彼此平行。
任何方言都有着完整的体系,方言,其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文化当中独特的文化标志。同时,掌握与其相近的相关方言是我们了解和学习地方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有效工具。方言,是地区文化的一个载体,也是整个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存在对方言认识不足的情况,一定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各种方言各司其职,并不断挖掘出自身的特点,为汉语语言的蓬勃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其中,由方言发展而来的文化形式正如方言本身一样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另外,方言当中诸如特色词汇、山歌、民谚民俗等形式以及少数民族的发音,都是当地方言文化中不可磨灭的重要组成方面。但凡用方言表达出的,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我们均称之为方言文化。其中就包括了方言本身的词语特征、地方文艺、民俗活动、地方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