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的 70 年代开始,美国、日本、荷兰等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陆续 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来控制各种微气象因素[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到 了 80 年代末期,逐渐开始出现了使用计算机进行温湿度参数采集的分布式的温 湿度控制系统,芬兰的地面气象观测系统中率先普遍采用了自动气象站,对温度、 湿度、光照度、风速风向进行监测。该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水 文、军事、仓库、光伏发电、电气传输等领域。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微气象监 测系统已经从模拟走向数字,由集成化走向智能化和网络化。 81189
我国国内对微气象监测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最初,上世纪 80 年代,在引 进国外的微气象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开始着手对温室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单因子检测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九十年代,国内一些高校及科研机构利用引 进的传感器技术研发了一些检测装置,但这些装置操作起来还不是特别方便,可 靠性和测量的精确度也不是十分理想[5]。自 2000 年以后,我国才开始重视温湿 度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影响,开始自主研发自动气象站,目前国内几个有名的自 动气象站生产厂商和产品型号有:长春气象仪器 J 一(DYYZH 系列)、论文网天津气象 仪器厂(CAWS 系列)、北京华创升达科技发展中心、广东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ZDzH 型)、江苏无线电研究所(ZQZ--CH 系列)以及北京阿斯曼科技发展公司 (ASM、XYZ 系列)[6],这些厂家生产的自动气象站在地面气象观测领域有着广 泛的应用。相关研究工作已经逐步开始从简单的实验室研究阶段走向实用性、综 合性的方向,研究的技术水平也在随之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