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外相关研究 1971年,美国创立的Nasdap系统,标志着电子金融从最初的构想进入到实际的运营当中。Herbst提出将电子金融分成两类,一类是电脑网络在传统的金融交易方式之中的应用,将传统金融交易中的比较缓慢、复杂的交易方式通过网络的方式使得交易更加快速而便捷;第二类是一种新的金融形态,指的是互联网技术普及使得传统金融发生了性的变化,其原本的货币、税收等都发生了改变。而Anguelov(2004)则是做了一个比较大范围的概括,将所有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金融服务全部归属于电子金融的范围之内[1]。在基于电子金融的发展之际,0。Folorunso等人(2006)研究了农业电子商务系统模型,将代理技术运用到这个模型之中,认为这将有助于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其交易方式更加便捷[2]。83149
2 国内相关研究
1994年,我国启动农业信息化工程,开始建设农村基础网络设施,将互联网引入农村地区,从而逐渐改变农村地区的经济模式。在国内,“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谢平(2012),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属于商业模式和资本市场之外的第三种模式,在他看来,互联网更多的是一种融资模式[4]。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可能。农村互联网金融逐步崛起,成为炙手可热的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服务模式。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聚焦“三农”问题的时候,把目光对准了的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切实符合国家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政策方向,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的焦点。论文网
农村互联网金融较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电子商务上,对此的研究也并不是很多。彭璧玉(2001)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主要四类: M to M模式、战略联盟模式、中介模式以及会员模式,但是没有分析农村电商更加适合运用哪种模式来发展[5]。巫江(2005)针对甘肃省农业电子商务的现状作出了一定的分析,发现农业信息网络薄弱影响着农业电子商务发展[6]。梁云、刘培刚(2009)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提出需要加强电子信息基础平台的建设[7]。针对前面的这些研究,孟晓明(2009)提出了四种搭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策略[8]。
“农村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兴起于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不对称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利率之后。因为农村市场具有强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所以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点。
马九杰,吴本健(2014)认为,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等主体之所以面临金融排斥,就是因为农村金融机构对于距离较大而自身需求较弱的主体提供服务交易成本偏高,而互联网金融创新将极大的促进农村金融普惠,缓解地理金融排斥[9]。杨丽君(2015)在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做出研究后,提出了农村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两个问题,第一是农村人民对于互联网金融认知度不高,其使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的使用率是偏低的,第二是互联网金融没有针对农村市场确定明确的服务内容,使得互联网和农村金融无法很好地接轨[10]。郭承龙(2015)则是另寻僻径,从淘宝村作为入手点,分析研究了农村电商的四大特征,分别是草根创业、作坊式生产、同业聚集和协同性,从而找出其经营模式以及其模式内部的隐患,对于农村电商发展提出六大对策建议[11]。方梁翰(2015)是从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对农村的影响来研究其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他提出农村对接互联网金融可能存在三个问题,和其他人所提出的问题不谋而合,也包括了农村人民的知识文化素质和信用体系监管问题[12]。王泽天(2015)对于现状做出了互联网金融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策略调整,提出要对客户进行科学的定位,这与杨丽君所提出的第二点问题相匹配,此外,还要求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创新信贷模式,从而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低成本均衡发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