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时期
15岁时以“玉兰芳”的艺名借台唱程派戏,颇有韵,得到了齐如山的赏识。这位与梅兰芳和程砚秋都有深交的齐老,特邀她到自己家中,说要介绍她拜程砚秋为师,并建议她改名为新艳秋。岂料好事多磨,程以自己尚为年轻,艺术不够成熟为由婉言谢绝了。新艳秋拜程先生为师不成后,继而拜梅兰芳。她的真诚感动了梅兰芳,并成为梅的第一位女弟子。在梅那里新艳秋学了很多梅派戏,但她痴迷的依旧是程派。既然程砚秋不肯教她,她就一面自己勤学苦练,一面向程的师友们请教,并正式拜程的老师王卿瑶为师,在王老先生那里她学到了不少优秀京剧传统曲目。如全本的《青霜剑》﹑《优尔月雪》﹑《碧玉簪》﹑《驾后骂殿》及《红拂传》等等,诸位大师的指导让新艳秋受益匪浅。三十年代初期,她与孟丽君﹑雪艳琴和章遏云合称为“四大坤伶”,并被推为“坤伶主席”。[1]
   (三)鼎盛时期
1930年前后,新艳秋感觉时机已成熟,便打着“程派”的旗号开始唱程派戏。这一大胆的举动,预示着新艳秋艺术生涯的辉煌时期即将到来。1929年,年仅19岁的新艳秋,便与当时在天津负有“国剧宗师”之誉的杨小楼合演了《霸王别姬》。1935年5月,新艳秋与周信芳的联袂合演,也很引人注目,他们合演了《南天门》﹑《宝莲灯》﹑《玉堂春》以及《霸王遇虞姬》。1939年,新艳秋与当时非常走火的著名须生谭富英合作,上演了《四郎探母》﹑《红鬃烈马》﹑《汾河湾》等。[2]
(四)衰微时期
国共内战时期,新艳秋曾多次受到政治迫害,惨遭两次入狱,离开舞台近十年之久,断送了她艺术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1956年以后,新艳秋因中气不足,舞台演出渐渐少了。但1983年,她曾以73岁高龄参加了程砚秋逝世25周年的纪念演出。1956年定居南京,为了传承程派艺术,她先后在江苏省京剧团以及江苏省戏剧学校进行演出和从事教学。2008年9月2日,新艳秋与世长辞,享年98岁。[2]
二﹑精湛独到的唱腔艺术
    (一)气托腔、音带气
新艳秋作为第一位学习程派艺术的女艺人,见证了程派艺术从萌芽到发展再到完善,并得到王卿瑶﹑荣碟仙等前辈的指点,所以新艳秋的唱工以规行矩步﹑ 模仿传神见长。她对气息的细腻控制,形成了一种字断情连的声线特点﹔对字音的玲珑紧凑的表达,形成了一种沉郁冷涩的音色效果﹔而精到的演唱技巧,使声音竖立且富有弹性。其次1956年以后,新艳秋的嗓子有了疾患,恢复之后音色显现出的纤细﹑闷暗﹑松软,若断若续的色彩愈发鲜明,这也就凸显了新艳秋较其他程派传人,更为独到的唱腔艺术。[3]
新艳秋的唱腔非常注重对气息的运用,不仅高腔气足神满,就是低腔也要有充沛的丹田气来支撑,达到音气相裹,绵亘不绝的境界。如新艳秋在剧目《驾后骂殿》中所唱的「二黄散板」“一见皇儿把命丧,怎不叫娘痛断了肠”一句,她对气息的控制游刃有余,用气息带动唱腔,仿佛一缕游丝,稳重而不飘渺,音量虽弱,但所耗之气却比高腔是有加无己的。
除了对丹田气息恰如其分的运用,新艳秋对气口的巧妙设置同样不得不令人叹服!新艳秋在用气方面,擅于使用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小气口。唱的声腔是橄榄形的,由轻到重再而轻,就在这两头之间,轻收轻接,巧妙地找出气口。有些气口会损失音的,意思是在行腔中某个音不唱出来,用胡琴带过去,气就跟着腔换了,事实上和唱出的效果相同,仍是完整的。如剧目《锁麟囊》她演唱的「二黄慢板」“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这一唱腔虽然短小,但旋律中人为换气和自然停顿有八次之多,这些人为气口的安排,并非是因为气不够而设置,而是为表现人物的情感及演唱者的风格,艺术的设置气口。胡琴垫托过去,唱的若即若离,分不出是唱还是琴声,融合得天衣无缝。再如《优尔月雪•坐监》选段中新艳秋演唱「二黄散板」片段“我哭,哭一声禁妈妈,我叫﹑叫一声禁大娘啊!”这一句中只在“我哭”之后有一个收音,( 张口唱第一个“哭”字时,气沉丹田,音连着气,使那强有力的气息犹如决堤之水,把自己心里的委屈一泻千里地抒发出来)在收音之后就没有明显的气口了,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她当时在气氛沉重又无奈的情况下,紧张﹑急促的状态。
上一篇:试论歌剧《图兰朵》中“柳儿”的艺术形象
下一篇:探究地方戏曲中琵琶的演奏

歌曲《卷珠帘》的创作手法及艺术魅力

地方音乐在小学音乐课中...

浅谈中国“神曲”的形成与发展

浅谈音乐课外活动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苏北睢宁大鼓的地方传承与保护

审美视野下的音乐图谱研究

从音乐社交看移动音乐应用的发展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