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0年的发展中胶州秧歌逐步形成了一套唱,念,做,打的程式。在演出中,也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如开锣鼓,膏药客用药幌子,黄蛉,跑场等,整个剧目需要五天的时间。
3 胶州秧歌的体态与动律特征
3.1 体态特征:三道弯
胶州秧歌体态特征的代表为“三弯九动十八态”,三弯就是由身体各部位的反作用力形成的,手腕到胳膊肘到肩膀,臀到腰到胸,脚腕到膝盖到臀的三道弯、、“扭三步”是指身体连续做弧形的活动,或者绕8字,从而形成了多种方向的,多元化的发展运动“九动”是身体不同位置的多方向,多角度的和谐运动。“十八态”是各肢体部位依照顺序,分别按各自的方位所展开运动,“三道弯”是胶州秧歌的代表体态, 之所以三道弯成为胶州秧歌的代表体态,是因为其特有的韵律和特有的动力根源以及当时文化的影响,和舞蹈外在的审美有着一定的关系。整个舞蹈形态多样,极具变化,刚柔相济,使胶州秧歌的艺术美感更为出色。这一动作的出现与“女性不准登台”的封建规矩有着一定的关系,秧歌剧的男性演员要想完成女性表演的那种效果,也就细声细气、羞羞答答、扭扭捏捏,彰显出一种“曲线美”。这种男性扮演女性、身体夸张表现的来塑造女性形象的方法则是为了更加逼真,也更有一番别样的韵味与气质。文献综述
步伐的宁捻、身体的扭动是三道弯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就是需要脚掌、脚跟、膝部、腰部上线的一体化流动,实现身体各部位的配合以及动作流畅的形式。从三道弯体态的特征上来看,身体的拧动和力动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不仅具有流线型动作的舒展,更具有一种力道和坚韧,这种凝聚了力、动、形和美的造型形态是胶州秧歌的标志所在。
3.1.1 三道弯体态的艺术美感
在胶州秧歌的舞蹈中,胶州秧歌特有的三道弯让人眼前一亮,它特有的三道弯使其看起来具有不一样的美感。并且在舞蹈的艺术体态中,包含着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缠足的陋习,尤其是表演者在展现舞蹈表演的时候,膝部的灵活扭动,以及在走路过程中膝盖的并拢,双腿弯曲,走路脚跟先着地以及走路小碎步的状态,并且有的步伐成双脚内八字的的形态无不像极了“小脚女人”,这种体态美感不仅来自于“小脚女人”的外形模仿,更是其内心情感的表露。从胶州秧歌三道弯的整体看舞蹈者在表演时,前哈,后张,两边崴更加突出了小脚女人的形态,也可以看出舞蹈演员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在胶州秧歌三道弯体态的呈现中,女人形体美感、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均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随着演员舞蹈动作左扭右动、连“曲”带“拐”,别样的韵味油然而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社会制度的取消,裹足的形式也消失,但是重抬轻落,走路扭断腰的形态还是保留了下来,将胶州秧歌的性格特征,活泼,可爱,小巧玲珑,以及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种欲拒还迎的害羞表现出来。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3.2 胶州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三道弯的对比
在汉族传统舞蹈形态中,“三道弯”体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情感表现的动律体态将一种民族性风格呈现出来,是文化性格、心理、生理的有效融合。从各种秧歌舞蹈形成原因的对比来看,胶州秧歌以及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形成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女性不能登台,就需要男性演员模仿女性演员的扭捏,以及裹足的小脚女人。云南花灯主要受地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当地民俗风情的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