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次的比对思考后,我们将短片的色彩分为三个部分。
结合短片的内容来看,第一部分处在广阔的户外,光线充足,所以在色彩的设计上我们借鉴了印象派的色彩风格。印象派是传统艺术的反叛者和革新者,色彩表现摆脱了情节题材的长期束缚,趋于尊重与再现自然。莫奈是最具有印象派特色的画家,从他的代表作《打伞的女人》(图3)便可以看出,同时我们还研究了《依巴拉度—时间篇》中的色彩应用。(图4)基于此,在进行短片第一部分的色彩设计时,我们注重强调色彩的冷暖变化、纯度变化,特别是突出了色调和色彩冷暖对比的表现价值。(图5)
图5
第二部分的色彩倾向由于人物从开阔的草地走入了茂密的森林后光影发生变化而变化。(图6)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借鉴了后印象派的色彩特点。后印象派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梵高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后人还根据他的作品以及人生经历创作了一部短片《至爱梵高》,在这部短片中,后印象派的特点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图7图8)《鲁昂市郊》(法 高更)(图9)
在第三部分中人物从森林来到了河边,我们不再考虑光影关系,而是通过色彩起到光的作用,达到空间经营的效果。(图10)这一思想恰好和马蒂斯的主张相似。马蒂斯是法国“野兽派”的领袖人物,他认为,色彩不是用来模仿自然,他强调色彩的表现性,貌似随意的画面和色彩背后,充满了色彩表现力与精神力量的扩张。在马蒂斯的画面中,空间层次的取消,科学透视的缺乏和色彩的解放更加彻底,绘画几乎摆脱了客观的观感,而是更加有意识地体现着原始的艺术原则。(图11)
3。色彩设计在故事情节中的运用
3。1 营造气氛、强化意境文献综述
短片色调的思考从三种不同层次展开,即全片、各部分和个画面,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围绕剧情的气氛而思考,调动各色彩语言的功能以强化影片的意境。比如《天空的地蛋》中,小女孩从草坡走入森林时,色彩倾向从之前的写实风格趋向于红绿。如图12所示,前者光影冷暖对比很明显,给人一种风和日丽的感觉,和草原这一场景相适应。后者(图13)小女孩处在森林中,色彩在设计时大胆地运用补色。画面给人一种天气阴沉的感觉,很符合森林中阳光被遮蔽后的那种感觉。
3。2 顺应、推动情节发展
短片是流动的光影,是色彩的连续,不仅要注意单个画面中色彩的综合对比,更要考虑连续多张画面的色彩对比安排。根据剧情的的起伏安排色彩的节奏,舒缓时减弱链接画面的对比,紧张时,加强连接画面的对比,从而达到强烈的色彩效果。如图14,小女孩蹲坐在木板上看着青蛙,青蛙很慵懒的眨眨眼,画面看着很悠闲。此时不论是人物,动物还是景,对比都很和谐。另外一张(图15)是小女孩钓鱼的场面,画面里人物的明暗对比随着动作而变化的十分明显。
当色彩关系与故事情节相映成趣时,观众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都会产生满足感、舒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