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在流浪时期便既信奉道教,又想在佛学中得到解脱,这样的思想变化,到了晚年就形成了倪瓒独特的艺术表现,体现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也越发散发出脱尘避世思想情绪,画作愈加萧疏。他的用笔是那样干净利落,在不经意间就形成了物体的形象,很淡而又明快,笔和墨用的都很节俭,却又把该表现的都表现出来,从容不迫。
就如倪瓒的《幽涧寒松图》(见图2)用稀少的笔和简淡的墨,有精神地描绘出荒寒寂寥的意境,具有萧散超脱的画面感。这幅作品,没有署上作者的年款,但是从书法风格的演变,以及他的名款和绘画风格来看,这毫无疑问是他的暮年之作。这幅作品在画面的上方留出了大片大片的空白部分,让观赏者识别不出哪里是湖水哪里又是天空,水天一色。山石的墨色清简淡雅,用笔干净利落,却又富有变化,萧疏而又有力。笔墨不多却非常具有意境,“简而不少”。他这种简逸的作画之法,更是凸显出他笔墨运用的独到之处,到了明代时期,更是被称为“江南人家以有无为清浊”[2],被尊称为“高士中的高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