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我们在创作时,一方面要继承和学习前人的画法,另一方面也要勇于尝试创新。在我的这幅《碧水丹山》创作时候,从构图,笔法运用,水墨韵味三个方面着手,表达出创作时的感谢和思考。同时,通过创作和论文的相互交叉思考,自己得到了学习和提升。 74696
毕业论文关键词:构图、笔墨、创作
Abstract: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has a long history, we are in the creation, on the one hand, we must inherit and learn from the previous painting, on the other hand, we must have the courage to try to innovate。 In this piece of my "Bi shui dan shan" creation time, from the composition, the use of brush, ink charm of three aspects, express gratitude and thinking of cre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reation and the paper's mutual cross thinking, he got the study and promotion。
Keywords:Composition, pen and ink, writing
目 录
1、引言
2、山水画的构图的章法——空间的深远感6
2、1自然物象的取舍7
2、2构图中的对比8
2、3多样统一与均衡9
3、笔法的运用——点线面的形式感10
3、1“点”的运用10
3、2“线”的追求10
3、3“面”的画法12
4、水墨韵味——浅绛山水的韵味。12
5、结论14
6、参考文献15
7、致谢16
1、引言
说起这幅创作《碧水丹山》,感想颇多。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太多创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搞这样一个较为大型的创作,起步阶段是很难的。从选稿,构图到实践,基本上是边创作边学习边思考,但觉得值得,因为经过这次创作,深切感受到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历练。它不仅是对我们以往学习成果的一次大检阅,同时对我们以后的创作也大有裨益。
2、山水画的构图的章法——空间的深远感
当在一个安静的画室铺上一张洁白的宣纸,准备好笔墨纸砚,决定要完成一幅山水作品的时候,我们会很自然地静气凝神去思考很多东西,最初考虑最多的恐怕就是构图了。构图在山水画创作中占居及其重要的地位,用通俗的讲法来说还需要前后、大小、层次的变化。古人画山水画在落笔之前,胸中就要形成“丘壑”的大概意象,并经营好它们的位置关系,通俗的讲,这就是构图。山水画的构图绝非易事。它不同于西画中的焦点透视,只要通过写生,将所看到的描绘出来便是,中国山水画对画家的主观意念要求比较高。郭熙总结的山水画构图的三远法为“平远,深远,高远”。在创作时候,通过学习名家书画,查阅书籍资料,勤奋练习,向专业老师请教,让自己的创作作品更加优秀,并且尤其要注意空间深远感的表现。文献综述
2、1自然物象的取舍:
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自然物象其实很多时候并非纯粹的自然物象,而是一种“人化”的自然,画家会根据自己画面的意境要求选择自然物象以表现空间深远感。在我遇到物象取舍困难时,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溪山行旅图》要表现山的巍峨则让中景的山占据画面的大部分面积,并着力表现它,山上树木茂盛,也通过物象的选择分清了主次,同时弱化或舍弃天空和水所占的比例。画面中如果山体过大顶天立地,就会给人造成拥堵的感觉,所以画家巧妙的在前景与中景之间安排云雾缭绕,这也是构图的虚实之分,这不仅增加画面的“世外仙境”的美感,也拉开了前后景的空间距离。我的作品《碧水丹山》中的物象有山石,松树,果树和瀑布流水。山和水有灵气为山水画之必备,松树有常青的含义,果树有收获的含义,与主题遥相呼应。还比如东晋画家顾恺之所描绘的《洛神赋图》,山水画背景将作品衬托的惟妙惟肖,虽然山水画法略显稚拙,但吸引着后人的眼光,直到隋代画家展子虔的第一幅独立的山水作品《游春图》的出现,描绘祖国美丽的江山,体现画家对美好山川的喜爱。中国传统山水画源远流长,古代山水大家一部分是喜欢游山玩水或淡泊明志,寄情于山水,而有些达官贵人甚至皇宫的贵族,想在家便一览祖国江山卧室观大好河山。于是让我们看到祖国这绮丽风光,看到中华国粹,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些知识,让我在创作时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加明白了古人画山水画的闲情逸趣,如何去物象选择,也让我对中国山水画更加有兴趣,更想多方面了解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