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是一种类似于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囊泡,可用于转基因或制源Z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备药物等。它于1965年被Bangham[4]用电镜观察分散在水中的磷脂是所发现的;并且在1971年被英国的Rymen[5]等人用作药物载体,自此,一种新型的药物剂型问世,即以脂质体作为载体的药物,这也是药物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在英格兰和爱尔兰上市的“Ambisome”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脂质体药物。在肝肾毒性上,“Ambisome”相对于两性霉素B明显更小,“Ambisome”拥有这一特点是因为脂质体本身所具备的某些特性。脂质体是一些类脂质(如磷脂、胆固醇)和附加剂组成的一种双分子层膜,其大体结构类似于生物的细胞膜,所以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相融合,因为这一个特点,使它本身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如果我们再对其进行一定的修饰,即可增强其靶向作用的同时,又能够起到长效缓释作用。这两个特点对改善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都起到很大的作用。靶向作用可使药物对感染部位更敏感,减少药物对其他部位的作用,这既能减少其毒性也间接的减少两性霉素B的使用量;而脂质体的缓释作用可以减少两性霉素B用量的同时,使其药效能够长时间的处于治疗浓度。脂质体的这些特点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两性霉素B的一些弊端,使两性霉素B的适用范围大幅增加。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进行产品体外评价方面,主要的评价指标有粒径分布、药物包封率、稳定性试验等。在制备方面追求实用方便、高效、廉价的制备方法。本课题是通过参考“Ambisome”的专利中的方法来制备两性霉素B脂质体。体外评价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参考文献并结合自身具备的试验仪器来制定。
2. 概述
2.1 两性霉素B脂质体
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两性霉素B被脂质体囊泡包裹而成的药物,做成脂质体药物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两性霉素B在用于治疗时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并且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治疗效果上也有一定的改善,扩展了它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
2.1.1 理化性质
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用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囊泡将两性霉素B包裹其中的一种抗菌药物。它的有效成分是两性霉素B,一种多烯类抗生素,外观为黄色或橙黄色粉末,在二甲基亚砜中溶解,在甲醇中极微溶解,在水、乙醇和氯仿中不溶,受光易破坏失效。它的分子式是C47H73NO17,分子量为924.09,熔点在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