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融入群体的人会回避与同伴的亲密交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独感。孤独感是人心理的一种自我封闭,对于与外部世界的隔阂从而对外部世界的排斥所产生的孤立单独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和建立,生理的发育;个体会产生被同伴接受和认可的需要,你会不经意的在意他人对的看法和你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方面你不愿意把心里的秘密随便告诉同伴,另一方面你又迫切的希望他们能够理解你。这两者之间的产生矛盾,就导致了孤独感的产生。根据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孤独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论文网
Madsen(2007年)研究指出,儿童与父母在冲突处理、对抗问题方面的协作关系,预示着他们在稍后的年龄段内与恋人的协作关系。[7]受测者童年时期与父母的沟通表达方式与成年后同恋人之间的沟通表达方式差别不大。也就是说明如果儿童从小就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那么成年之后就可以更加容易的与同伴进行合作。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和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对等关系。家长和儿童,作为处于这个关系中的双方,家长起的更多的是一个引导作用。很多家长说孩子还小,他们怎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何况我经历的事情比他们多得多,我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孩子,有什么不对吗?话虽如此,那也要看儿童成长的具体时间段。
(1。)婴儿前期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处于0-2岁的儿童属于婴儿前期,这一阶段的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儿童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对成年人的依恋最大,如果监护人能够以积极热烈的态度来满足儿童的需要,那么很容易的儿童就会对你产生信任感。但是如果监护人以消极冷淡的态度来满足儿童的需要,那么儿童就会对你产生抵触感。并且由于表达能力的欠缺,很多时候儿童只能以哭闹得形式表达出来,监护人并不能真实的了解儿童的想法。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解决这种心理危机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做到内部记忆和遇见感觉认知的自我同一性保持平衡。一旦这一危机得到解决,那么在这一阶段儿童的人格中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希望解释为“对热烈愿望的实现怀有持久的信念,尽管存在标志生存初期的那种隐晦的迫切要求及愤怒”(1964,第118页)。
(2。)婴儿后期
处于2-4岁的儿童属于婴儿后期,这一阶段的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害羞与怀疑的冲突。随着身体的快速发育,四肢功能的日益健全,儿童掌握了抓握和放开的技能。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完成自己的意愿,自我意识的觉醒达成了儿童本质上的第一次飞跃。也因此与父母在意识上产生了冲突。一方面儿童渴望通过自身来达成自我的意愿,另一方面又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一状态。如果监护人过分溺爱孩子或者粗暴地以打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容易让孩子产生害羞心理,严重的会导致自我控制感的丧失和孤独依赖外部控制。处于这一阶段的监护人,正确的方法一方面要适当的放宽对于孩子的约束与担忧,同一方面同时也要尽到自己应尽责任。一旦这一危机得到解决,儿童就会形成意志的美德。埃里克森把意志解释为:“进行自由决策和自我约束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尽管在幼年期不可避免地要体验到羞怯和疑虑”。(1964,第119页)
(3。)幼儿期
处于4-7岁的儿童属于幼儿期,这一阶段的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主动与内疚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的神经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能够更加准确地运用语言和更加生动的运用想象。随着对于世界的不断了解,儿童受到的约束和限制越来越多,他们会发现世界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创造力和想象力正是我们这一年龄的人所最缺乏的东西,很多就是在幼儿时期由于外部的干预被抹杀掉了,也是十分可惜的。如果监护人不恰当的制止了儿童的创造和想象,那么儿童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强烈的打击,进而导致自主性的缺失,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会犹犹豫豫,容易产生内疚感,做事受到束缚,过着监护人安排好的生活。在这一阶段的监护人,正确的方法是要不断鼓励孩子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和匪夷所思的创造性,当然对于他们不正确的地方也要适时的改正。一旦这一危机得到解决,儿童就会形成目的的美德。埃里克森把目的解释为:“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尽管这种目的曾被幼年的幻想,被内疚、被对惩罚的丢魂落魄的恐惧所阻挡”(1964,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