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0后员工的界定 对于90后员工这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学者研究目的存在差异,他们对90后员工的界定也不同。 在国外,学者们主要依据劳动者的出生时间或参与工作的时间对劳动者进行划分。斯蒂芬.罗宾斯在《企业行为学》一书中描述,根据劳动者成为劳动力队伍中的一员的时间可将劳动者划分为退伍军人(20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早期)、婴儿潮一代(1965-1985年)、X世代(1985-2000年)和下一世代(2000年至今,也称Y世代)。而Twenge(2010)按照劳动者出生时间将劳动者划分为三类;①婴儿潮一代生于1946-1964年;②X世代,出生于1965-1981年;③Y世代,出生于1982年之后[3]。36646
在国外的这些划分中,最接近国内90后群体的就是"Y世代",也有人称为千禧世代或者网络世代。而在按照劳动者出生时间将劳动者进行划分的各种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对“Y世代”的界定在时间上稍有不同,最早为1980年,最晚为2000年。如Hwee将Y时代界定为出生在1980-1999年的劳动者[4],Scott Rood则将出生于1981-2000年的人定义为Y世代[5]。论文网
在国内,学者们对90后员工进行界定时也主要基于劳动者的出生时间。宋超和陈建成(2011)认为"90后"是指出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的年轻人[6],赵菲(2010)则将"90后"定义为出生在90年代初的,年龄介于22-27岁之间的员工[7]。郑雪艳(2010)[8]、时宝金(2012)[9]、吴小云(2012)[10]和贺洁(2013)[11]等人认为90后员工主要是指出生在1990年到1999年的从业人员。
不管是国内对90后员工的界定,还是国外对Y世代的界定,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各研究者在界定时会有少许差异。在本文中90后员工是指出生在1990-1999年的从业人员。
(二)入职管理相关理论
1.入职管理
通过综合姚丽霞(2014)[12]、王春娟(2012)[13]、卞丹丹(2012)[14]等学者的文献,入职管理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帮助新员工快速有效的融入企业工作中,迅速转变身份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大体的步骤分为入职准备、入职报道、入职培训、转正评估以及入职结束,主要流程包括发放《录用通知书》,确认新员工报到日期,通知新员工报到注意事项,准备新员工入职手续等相关文件,发放《报到工作单》同时办理入职手续,填写《员工履历表》,向新员工简单介绍公司情况及规章制度,确认调档时间,签订《劳动合同》,组织新员工培训以及相应技能培训,直接经理对员工进行评估后根据结果办理转正手续等。
2.入职培训
(1)入职培训定义
蒋仙莲(2010)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入职培训,又称应届大学毕业生岗前培训、职前教育、入司教育,是一个企业所录用的大学生从校园人转变成职业人再到企业人的过程,是新员工从学校的成员融入到社会的过程,应届毕业生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或继续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才能。成功的应届大学生入职培训,可以帮助毕业生们更快的适应工作,减少工作错误,节省时间;可以帮助应届毕业生呈现出清晰的职位及组织对个人的期望,帮助毕业生更快地胜任本职工作;同时可以帮助毕业生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渐被一定的团体接纳,增强毕业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为企业招聘、甄选和录用、职业生涯管理等提供信息反馈[15]。
吴蕾(2014)认为新员工培训也被称为岗前培训、职前培训,是指给企业的新雇员提供与企业相关的基本背景介绍,使员工了解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程序和标准,并向他们初步灌输企业及其部门所期望的态度、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企业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尽快进入新的角色。为了确定培训内容,需要提前进行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16]。 90后员工入职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3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