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锐,何晖[1](2008)认为国际分工格局是有关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了解和把握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有助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 Raphael Kaplinsky[2](1988)认为国际分工的改变影响不同群体的工人,特别是贸易模式的改变会伤害那些缺乏灵活性的工人。杨国亮,张元虹[3](2007)表明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已经或正在发生一系列新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同台竞技,形成了“三个中心”。 第二,南北差距将扩大。第三,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新的等级化结构。45766
温太璞[4](2001)在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分工的类型和格局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以后和Marcin Gryczka[5](2010)研究了近年的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均发现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金砖国家的GDP增长率较高。李生明,王岳平[6](2010)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取代国家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向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发展,对国际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而且Jan Hesselberg [7](1989)提出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果过度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制造国地位,可能会阻碍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张二震,安礼伟[8](2002)认为发达国家在竭力维护传统国际分工的同时,把一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特殊的“垂直水平型”的产业分工。梁霞[9](2005)认为当前国际分工格局的特点表现在四级分工格局、金字塔形的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的分工加深、国际分工将进一步拓展等方面。于蕾[10](2007)提出目前全球的分工格局是由跨国公司所主导的,跨国公司的母国多半集中在知识密集的产品设计、研究和开发、管理服务及营销和品牌管理等高增值环节,而将次要的可替代的低增值生产环节转移至海外,将高昂劳动成本的生产环节低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张二震,马野青[11](2008)在系统研究国际价值理论后得出要素分工论文网、环节分工已成为当今国际分工主要形式的结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凭借特定要素的比较优势参与产业链条或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
慕海平[12](1994)认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经济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围绕劳动力资源优势,我国可以按照由最终产品到投入产品的推进顺序,逐步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金芳[13](2008)表明中国在跨国公司内部化国际分工系统中被作为低增值环节生产基地。由于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极易在国际间转移、极易遭受外部需求约束和较低增值能力的影响,虽然中国供应的生产规模扩大,但是劳动力价格并未上涨。张娟娟[14](2011)认为由于我国人口多,可以预见的是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将长期作为我国的一大竞争优势使我国处于价值链分工的低端。我国若想摆脱低层次的国际分工地位,自主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陈良华,周政 [15](2011)利用部分中国分地区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了传统国际分工和产品内国际分工两种不同模式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和特点。分析表明,无论哪种分工模式,其对中国不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东部地区最为明显。张苏[16](2005)根据对相关数据的研究,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动机转变为争夺资源(特别是西部资源)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刘静,向颖佳[17](2007)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却没有占据一个高端位置,也离“世界工厂”的称号还有着很远的距离。陈建青[18](2009)认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参与国际分工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基础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际分工参与战略。朱文晖[19](2004)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大国,正在通过与美国、日本、欧盟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重构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国际分工网络。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7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