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概述针对贸易促进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分析,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主要是国际贸易计价理论。国际贸易货币计价选择理论的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产生的,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该理论。最初的国际贸易计价理论主要是对一些个案和经验方面的分析研究,直到Giovannini(1988)首次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分析汇率不确定情况下垄断型厂商出口时如何选择货币的问题,才使得国际贸易计价理论得以深化。而在本世纪初,一些学者引入了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大大拓宽了国际贸易计价理论的研究视角和层面。本文将从以上国际贸易计价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来对该理论进行说明。68191
(1)早期的实证经验分析阶段。Grassman(1973)通过观察分析瑞典等国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结算货币,发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大部分以出口国货币计价结算,而不会考虑其货币用于价值贮藏目标的重要性,这一规律被称为“格拉斯曼法则”(Grassmans Law)。Page(1977)、Van Nieuwkerk(1979)和Carse(1980)分别对英国、荷兰等欧洲发达国家的结算货币进行了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Grassman的观点。Grassman法则对解释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结算货币使用情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人们将研究视角扩展至发展中国家,早期的经验法则便变得越来越无能为力。
(2)厂商利润最大化框架下的分析理论阶段。Giovannini(1988)认为结算货币的选择与厂商利润相对于汇率函数的凹凸性有关。Hartmann(1998)则在 DZ 模型体系基础上提出了“货币的网络外部性”假说,认为由于规模效应的缘故,一种货币的交易规模越大,交易成本就越低,人们所使用媒介货币就会趋向一致。由于该类模型都是偏均衡模型,造成汇率波动所产生的价格转移效应就不明显,最终整个模型也就失去了意义。论文网
(3)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理论阶段。Bacchetta和Van Wincoop(2005)将偏均衡的理论模型整合到开放宏观一般均衡模型中,验证了一国市场份额与其用本币计价结算的比例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rakash Kannan(2006)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模型,重点研究了一国货币的国际使用所带来的福利水平的改善,发现当更多的人使用本国货币时,其按照这种货币价值尺度购买的商品量价值也将会出现上升,其福利收益主要源于贸易条件的改善。
关于国际结算中的货币选择,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分析。
1 国外研究现状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美元地位的减弱、日元国际化的推进以及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商业发票结算货币的选择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外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基于国际货币兑换成本的研究。Swoboda (1968)最早研究这个领域。关于为什么以美元为代表的少数主权货币在国际贸易中作为计价结算货币,Swoboda指出:①在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过程中,存在的高额交易成本,导致外国货币被大量持有。②与其使用每一种贸易交易方的货币进行计价结算,不如在所有的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同一种货币,减少总的贸易交易成本。Krugman(1980)认为随着交易量增大,平均交易成本下降,同时发现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具有惯性。Rey(2001)通过建立一个较严密的模型继续Swoboda和Krugman的研究。Rey把交易成本引入三国一般均衡模型,理论上证明多国均衡时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条件: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交易成本很低和其发行国要比较开放。
(2)基于国际货币计价单位的研究。McKinnon(1979)阐述高度同质的初级产品国际交易集中在美国和英国的专门外汇市场,认为用一种货币计价同质商品会导致高效率的初级产品贸易。上面的研究不能充分解释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从而有必要对双边贸易中计价结算货币选择进行研究。从那以后,许多学者从预期利润最大化角度探讨,从而合理选择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先驱 Obstfeld和Rogoff(1995)把微观机制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Lane(2001)调查研究基于公司定价行为的新开放经济学的理论。Mundell(2003)认为对于某种货币是否有长期稳定的信息也是该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因素。Fukuda,Ono(2006)通过研究得出,一国经济实体规模越大,不仅能够增加该国作为出口国的国际影响力,而且能够影响作为进口国对于某种结算货币的接受程度。Goldberg & Tille(2008)强调,影响计价货币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特征、国际贸易规模,外汇市场买卖价差也起一定的作用。 人民币国际结算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76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