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辐射污染是我们当今世界上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近些年以来,有大量的研究者针对植物的形态、生长、生理特性受紫外辐射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做了许多的研究[1]。据研究 [2],在紫外辐射胁迫下,植物的生命力将会下降。
已经有实验证明,在紫外辐射胁迫下,小麦、菠菜、油菜、玉米和大豆的叶绿素含量会下降10~70个百分点,继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乃至产量。最近的研究表明,植物叶绿素的合成过程在稀土元素铈的作用下有促进作用。本实验拟研究铈对紫外辐射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主要探明紫外辐射胁迫对油菜幼苗的影响程度,以及稀土元素里的铈元素对紫外辐射胁迫的抵制作用。旨在理论上阐明紫外辐射胁迫对植物的损伤机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提供缓解和抵抗紫外辐射胁迫对农作物损伤的新方法。
1 油菜的概述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十字花科植物,原产我国,齐茎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花朵为黄色。农艺学上将植物种子的多个物种称之为油菜。目前油菜主要栽培类型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荠菜型油菜。白菜型和芥菜型的起源中心在中国和印度,甘蓝型油菜的起源中心在欧洲。油菜一般生长在相对湿润的地方,譬如中国的南方。中国和印度是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中国在6000~7000年以前开始种油菜。我国最早的油菜栽培地区被认为是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
1。1 油菜的类型和品种
以农艺性状为基础,我国油菜分为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三大类。
1。白菜型油菜 俗称小油菜。包括北方型小油菜、南方油白菜、北方油白菜。植株一般较矮小,叶色深绿色至淡绿,上部薹茎叶无柄,叶基部全抱茎。花色淡黄至深黄,花瓣圆形较大,开花时花瓣两侧相互重迭。自然异交率75%~95%,属典型异花授粉作物。角果较肥大,果喙显著,种子大小不一,千粒重3g左右,种皮颜色有褐、黄或黄褐色。生育期较短,约150~200d。易感染病毒病和霜霉病,产量较低,适宜在季节短,低肥水平下栽培,并可作蔬菜和榨油兼用作物。
2。芥菜型油菜 俗称大油菜、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等。是芥菜的油用变种。主要为小叶芥油菜和大叶芥油菜两个种。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叶色深绿或紫绿,叶面一般皱缩,被有蜡粉和刺毛,叶缘有锯齿,薹茎叶有柄不抱茎,基部叶有小裂片和花叶。花色淡黄或白黄,花瓣小,开花时四瓣分离。具有自交亲和性,自交结实率高达70%~80%以上。角果细而短,种子小,千粒重1~2g,辛辣味较重,种皮有黄、红、褐等色。生育期中等,约160~210d,产量不高,但耐瘠,抗旱,抗寒,适于山区,寒冷地带及土壤瘠薄地区种植,可作调料和香料作物。
3。甘蓝型油菜 又称洋油菜、番油菜等。植株中等或高大,枝叶繁茂。叶色蓝绿似甘蓝,多密被蜡粉,薹茎叶无柄半抱茎,基部叶有琴状裂片或花叶。花瓣大、黄色,开花时花瓣两侧重迭,自交结实率一般60%以上。角果较长,种子较大,千粒重3~4g,种皮黑褐色。生育期较长,约170~230d,增产潜力大,抗霜霉病、病毒病能力强,耐寒、耐肥、适应性广。中国是世界上甘蓝型油菜的三大生产区之一(另外有欧洲和加拿大)。
1。2 中国油菜的分布与分区
我国油菜的分布遍及全国,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油菜生产。
中国油菜按农业区划和油菜生产特点,以六盘山和太岳山为界线,大致分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两大产区。 稀土元素油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9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