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供给侧改革的思想,在一战之后美国延续了世界一号强国的地位,经济也开始向现代经济发展,针对发展中的问题,出现了名为供给侧的新经济改革,并由此席卷了整个欧洲。德国在二战后根据美国的经济改革手段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良,取得了很大成果,随后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加拿大都进行过各种形式的供给侧改革。但是中国现在的情况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滞涨,借鉴需要谨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例茨也曾警告过“供应并不能提升需求,但是如果需求结构合理的话会对供给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需求,供给侧改革会增加失业,不会促进经济增长。”他认为政府应该改善国内有效需求,但是不能单纯依靠个人消费,还需要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公共财政投入,坚定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顾虑股权融资。90230
2、国外关于制造业转型的研究
后进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利用和消化先进国的资本和技术、同时利用低工资优势打回先行国市场,如果后起国善于把握好时机,就能在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循环中缩短工业化乃至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的过程(Kaname Akamatsu,1932)[1]
“再工业化”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尤其是指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和现代化,并支持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2]
3、国内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从第一次提到,适当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开始,供给侧改革开始被重视。国内学者也意识到工业发展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以小看。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为了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企业利润、满足国民对环境质量的诉求,转移或者淘汰传统工业,是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但是,发展先进的工业和淘汰落后的工业要同时进行,不然就会损害经济发展,不能全部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这方面问题。对于工业发展来说,根本出路在于不断的进行转型升级,而不在于把流失到其他地区的工业请回来,在各国再工业化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应该更大力度的加快工业升级与创新的进程。论文网
4、国内关于制造业转型的研究
国内学者也深刻意识到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必要性,刘军,程中华,李廉水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四困:的艰难处境:第一为制造业"大而不强";第二是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第三是粗放式的发展消耗了大量能源,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第四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明确指出创新是我国制造业转型的必经之路。[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转型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9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