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临床资料
本组73例,男52例,女21例,年龄24岁-66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6个月-10年,其中L4-L5突出者36例,L5-S1突出者19例,L3/4突出者3例,L4/5伴L5-S1突出者7例,合并椎管狭窄者8例。所有患者均有腰腿痛,直论文网腿抬高实验阳性,神经根定位症状明显,均经CT或MRI确诊。
1。心理护理:因腰腿痛反复发作,病长患者易出现焦虑。痛苦。烦躁。怨恨及迫切的心理反应,渴望通过手术尽快解决病痛,对手术期望值较高,又表现出对手术的恐惧,担心术中损伤神经导致瘫痪或疾病复发。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正确的疏导解释,及时将术后的各项护理要点,特别是康复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向患者详细说明和示范,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
2。体位护理:术后卧硬板床,平卧6小时后开始翻身与按摩,翻身时使患者胸。腰。臀一起翻转以保持脊柱稳定状态,避免旋转,不宜自行强力扭转翻身,以保持腰部的筋膜。韧带。肌肉的良好愈合,避免损伤软组织。每2h呈轴线式翻身一次,轮换平卧及左右侧卧,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
3。生命体征监测:因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发生血容量不足致低血压,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呼吸状态。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心电监护,每30-60min记录1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3-4L/min。同时记录尿量。
4。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折叠及堵塞,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如引流量多,颜色鲜红,超过100ml,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若引流液呈淡红色,且病人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应考虑硬脊膜破裂,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4-48h拔除,拔除引流管后注意伤口渗血情况。
5。排便。排尿的护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常因麻醉。卧床或疾病的关系有排尿。排便困难的现象。如患者术后6h仍未排尿,应报告医生做相应呈护理,如采用各种诱导排尿法,留置导尿等,并做好留置导尿的护理排便困难者除合理饮食外可指导患者每天顺时针按摩下腹部。适当使用轻泻剂。缓泻剂和灌肠以解除便秘,帮助患者训练反射性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严格床上排便。排尿,忌做起下床。
6。疼痛的护理:患者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感觉开始恢复,切口疼痛逐渐加剧,表现呻吟。出汗。辗转不安。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此时要针对患者手术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解释。劝慰,并细心检查排除加剧伤口疼痛的其他原因,必要时给予镇痛剂,及解除痛苦,保持睡眠充足,使病人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镇痛药物最好在麻醉作用已过且患者能自解小便的情况下使用,两次镇痛剂使用间隔时间≥6h。
7。健康宣教:患者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休息,以免脊柱弯曲;仰卧时可在膝。褪下垫枕,避免前倾。胸部凹陷的不良姿势。近期内以卧床为主,6周内减少下地活动的时间。避免长时间同一时间站立或坐位。保持正确姿势,行走时挺胸。抬头。收腹;坐时膝髋在同一水平,足底应踏到地面,身体靠向椅背;站立时尽量腰部伸直,收腹。提臀。术后半年内下地活动时应系好腰围,半年内限制重体力劳动,避免腰部急剧前屈。后伸及旋转等动作,禁止脊椎弯曲扭转。提重物等活动。若必须搬抬重物时,应屈髋曲膝下蹲,腰背伸直。建立良好的生活方法,均衡饮食,防止肥胖,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积极参加适当体育锻炼,坚持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半年以上,减轻腰椎承受的负担,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医护人员每1-2个月随访一次,及时了解患者康复锻炼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并调整训练计划。
小结:
腰椎间盘手术疗效与手术本身有密切关系,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调理饮食,预防便秘,减少腹胀和腹压的增加,避免神经根的粘连。早期系统。正规。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利于神经肌肉组织水肿的吸收,尤其是直腿抬高练习能扩大椎间隙,使神经根移位,减轻脊神经根受压的程度,改善神经根的水肿和粘连。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做好健康宣教,加强出院后腰背肌肉的训练,巩固和增强疗效,防止复发。认为细致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是防止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提高了腰椎间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1663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