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法学论文 >

现代城镇三代同堂的孝道路径探究(3)

时间:2022-11-19 21:55来源:毕业论文
孝最早出现在西周文献中,主要是指尊祖敬宗和传宗接代,即通过祭祀逝去的祖先和延续祖先的生命来尽孝。先秦诸子都对孝进行了论述。孔子曰:孝弟也者

“孝”最早出现在西周文献中,主要是指尊祖敬宗和传宗接代,即通过祭祀逝去的祖先和延续祖先的生命来尽孝。先秦诸子都对“孝”进行了论述。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4]”。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5]”。儒家经典《孝经》专门对孝道进行了叙述,比如:“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6]”。认为孝是人的本能和本分,是生来就具有的义务,倡导“以孝治天下”。《孝经》叙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五等之孝”,把“亲亲”为核心的孝推衍为“忠君”、“顺长”的准则,并叙述了居家事亲、为官事君及丧亲居哀等具体孝道规范。与儒家相比,道家则反对立“孝”为行为规范,认为孝是子女的自然情感,仁义的说教反而束缚了孝之自然,主张:“大道废,有人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7]”。墨家也主张事父以孝,但更突出养亲。法家韩非从法治出发讲孝,认为孝只是迫于父亲的威严而不得不做的行为。秦汉之后,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各个朝代不断强化孝道的地位和作用。两汉、魏晋时期,提倡“父为子纲”,“孝道”作为三纲之一被写进法律。宋朝之后,理学进一步强化了孝道的地位,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8]。”孝道被看作是天理的体现,甚至提倡“愚孝”,孝道成为封建道德的主要规范之一。至近代,有识之士开始对封建礼教(包括压制人性的绝对孝道)进行批判,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传入使传统孝道开始转型。但到了现代,为人子女的孝敬仍是亘古不变的法则。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至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心怀感恩、孝敬父母。小到端茶送水,大到养生送终,行孝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日都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父母,身体力行地让老人安度晚年。现代社会要发扬传统孝道的精华, 并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剔除传统的封建等级和绝对服从的因素,提倡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双向统一的父子之情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文献综述

儒家认为:“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儒家所倡导的孝道的内涵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表1:儒家所倡导的孝道的内涵

内  涵 论  证 理  解

珍爱生命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生命是父母给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每一份生命都承载着责任,因此,负责任的活着是孝的开端。

养亲与敬亲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水平低下,小农经济中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使人们必须采用代际反哺的方式。乌鸦尚知反哺,羊羔亦知跪乳,而孝敬父母应是人的本能和本分。

色难与谏亲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提出:“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9]”。 孝并非是盲目地服从君主长辈,它以“诤”为孝,对于有悖大仁大义之事,要敢于谏言,不可“愚孝”。色难即要从心底里顺从尊敬父母,即使在劝谏的时候,态度也要委婉和顺,不可违背孝道。

现代城镇三代同堂的孝道路径探究(3):http://www.youerw.com/faxue/lunwen_10220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