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我国危机型社会救助的治理路径研究(5)

时间:2021-10-27 20:13来源:毕业论文
(二)社会救助资金短缺 任何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②。根据 2011 年所有救助 项目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总量

(二)社会救助资金短缺 任何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②。根据 2011 年所有救助

项目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总量仅为 GDP 的 0。84%③。可见,财政拨款毕竟有限, 难以满足庞大的社会救助的要求,供需矛盾不可避免;其次,资金短缺使得社会救助只能 解决贫困者的燃眉之急,难以支持社会救助主体提前预防潜在的贫困危机,难以满足贫困 者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再有,单一的资金来源不但使社会救助工作过分依赖于政府财政, 而且一旦政府财政出现问题那么继而救助工作也会中断。资金不足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比如,社会救助机构数量不足,床位等硬件设施配备短缺,进而导致社会救助的整体水平 较低,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也大大受限。尽管政府也在尽量提高社会救助的财政投入,然 而面临新的环境和形势,仍然难以满足社会救助的刚性需要。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①   姚百花。浅析政府在社会救助制度中的责任和定位[J]。青海师专学报,2009(6)。

②    王思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J]。文史哲,2007(1)。

③  关信平。朝向更加积极的社会救助制度—论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方向[J]。中国行政管理,2014(7)。

(三)社会力量的参与不足 政府不是万能的,社会救助是一项庞大的事业,政府在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等方面捉

襟见肘。然而,社会救助工作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化的人才,恰好,社会力量满足了 这一需要。不可否认,政府在社会救助的资金投入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相反,社会力量的 参与并不充分,发挥的作用仍然较小。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当前社会救助主体的工作方 法死板、僵硬,缺乏合作意识,不善于利用社会力量。

(四)制度的目的定位缺陷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制度设立之初追求

的直接目的原本就是摆脱贫困,救急就难。并且在社会救助制度运行的过程中,的确帮助 了许多贫困者解决了眼前之急,使他们暂时摆脱了困境,促进了社会和谐,缓和了社会矛 盾,在起初的时候,社会救助制度扮演着积极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救助 制度的要求不仅要求能够救急就难,而且要求关注贫困者的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社 会救助制度的可持续。这是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要求,然而在现实的社会救助工作中,社 会救助主体往往把救急就难和贫困者的个人发展割裂开来,未能真正理解社会救助制度的 发展要求。

我国危机型社会救助的治理路径研究(5):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382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