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众网络参与无序,微博问政收效甚微
微博问政在这几年成为了一大热门,公众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推动下,以及政府恰当地利用网络平台,为公众开放参与监督的窗口的条件下,已有一部分积极参与到行政监督中来,但个别却出现了对行政监督的不良参与行为,网络舆论和不真实的言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为网络的日益发达,平台种类的多样,实名制还没有全面普及,有一些人可能是的确无处诉说自己的知道的真相就出现无视网络的公开性和有序性的行为,但也有一些人是钻网络的空子,肆意扰乱政府机关的正常办公,严重影响了行政监督的作用。参与行政监督的初衷是正确的,但是无序参与最终只会导致适得其反。
(四)行政机关职员的腐败问题突出、行政行为低效论文网
从古至今,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存在着官僚作风的影子,即使是现代较为发达文明的社会依旧会有工作作风不正,官僚作风凸显的现象。官僚作风的本身以及其引起的各种结果,都可能导致腐败问题严重,影响公众主动参与行政监督。一方面,公众无法察觉现实中的腐败问题或维权意识淡薄,监督意识不足,最终是与当前的政治制度无法匹配。其一是绝对权力的出现引发腐败,公众对事实无从得知、无法介入参与。这在备受关注的“刘铁男事件”上有集中体现。刘铁男作为前国家能源局局长,为官期间没有体现出领导艺术和管理才能,利用职务为他人提供方便,本人和家属受贿严重,工作中项目审批滞后,一拖再拖。事件本身是由于刘铁男的个人道德水平低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由于监督缺乏有效的体制,刘铁男一人掌握审批大权,因此能够制约其权力的监督几乎没有。其二是行政公职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尽职尽责,偷工减料,无视公众反映的问题,甚至为掩盖个人办事不力的事实,存心隐瞒事件真相或者借口称外出不在、撇清所属部门管辖的内容等以此来推卸责任,避重就轻地解决问题。而公众则对行政监督和民主法制的概念理解不成熟,因此无能为力。另一方面,行政机关的行政方式和行政结果没有真正做到完全的公开透明,工作事项一些时候在实施过程中事倍功半,这都是由于其不注重过程只在意结果而导致的,即使做的目的是正方向的,但其手段方式不能被公众所接受。例如近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居民房屋遭遇强拆的问题,行政执法部门只顾尽早完成拆迁任务,当出现拆迁与居民的补偿要求不一致时,会出现强拆或夜间拆除的情况,严重影响的政府形象和居民的生命安全、正常生活。2014年在广东省发生强拆事件,叶呈胜、叶呈长、叶呈发拥有的缺少乡镇规划批准和土地使用证的违章建筑,在凌晨五点左右被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人民政府拆除,但经行政诉讼后,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政府在强拆之前和强拆时,并没有及时发强拆通知给三人,也没有给予公告。面对政府这种暴力强拆的行为,事前并没有做到公开,对公众的处理方式也没有做到公证,更可悲的是那些农民只懂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却无从下手。
(五)网络治理的联动性欠缺
公众在发现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时,因为势单力薄,所以最先想到的就是通过新闻媒体来揭露事件。尽管这种方法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得到的答复却未必令人满意。生活在集体当中人们普遍会倾向组织化的生活方式,行政腐败监督也是如此,撇开政府组织之外,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也应加入网络背景下的行政监督,为公共利益的实现付出努力。可惜的是目前这两类组织和广大人民的联动性不足,公众往往想不到可以通过这样的组织来参与监督,另一方面,这两类组织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也微弱,缺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