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梁高 13
4。1。4 细部尺寸 14
5 建立模型 15
5。1 作用 15
5。1。1 永久作用 15
5。1。2 汽车荷载 16
5。1。3 温度作用 16
5。2 计算方法概述 16
5。3 模型建立 16
5。3。1结构边界条件 17
5。4冲击系数计算 17
6 整体静力分析 17
6。1 内力计算 17
6。1。1 恒载内力计算 17
6。1。2 活载内力计算 18
6。1。3 温度荷载内力计算 19
6。2 作用组合 22
6。2。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 22
6。2。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 23
6。2。3 主桥在组合作用下的内力图 24
7 配筋计算及预应力布置 26
7。1 预应力钢束估算 26
7。2 预应力束的布置 31
7。2。1 布置原则 31
7。2。2 钢束的立面、平面布置 32
7。2。3 钢束断面布置 32
7。3预应力损失及有效应力的计算 32
7。3。1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32
7。3。2锚具变形损失 33
7。3。3预应力钢筋与台座之间的温差 33
7。3。4混凝土的弹性压缩 33
7。3。5钢束松弛损失 34
7。3。6。收缩徐变损失 34
7。2 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36
8 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37
8。1 施工阶段划分 37
8。2 施工阶段应力输出 37
8。3 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38
8。3。1 一般规定 38
8。3。2 材料的应力限制 39
9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 39
9。1 规范要求 39
9。2。1 主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 41
10。主梁截面验算 42
10。1正截面抗弯承载验算 42
10。1。1基本原理 42
10。1。2计算公式 42
10。2抗裂验算 44
10。2。1 规范要求 44
10。2。2 正截面抗裂验算 44
10。3。2 斜截面混凝土压应力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