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与家庭方面
中国父母对于子女在兴趣教育上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往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了什么是有出息的职业,变相的种下了职业歧视的种子。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让原本为培养孩子兴趣的辅导班,发展成抹杀孩子兴趣的工具。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个人对自己兴趣爱好的探索和发展,也让日后的职业选择变得尤为艰难。而由于,在前期的教育阶段缺少相应的职业生涯教育,我国青少年对于职业的探索、选择和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对于个人职业规划的学习自觉性较低。在进入大学前,更是因为对专业的不了解,盲目的听从家人得建议,挫伤了大学学习的积极性,加剧了对于职业的迷茫,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漠视,由此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学校方面
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主要集中在大学学习的阶段,中小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并没有真正的开展。201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及美国艾迪资源系统公司经联合调查研究后,共同发布了《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毕业去向及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高中生接受过毕业指导的比例仅为33。1%,比平均值低近27个百分点,与所占比例最高的日本相比低45。1%。同时,担任我国高中毕业生毕业指导工作的指导老师,绝大多数不具备相关职业资质,专业老师仅占其中的25%。报告还显示“选修学校开始职业教育相关课程或讲座”的学校只有19。5%,“参加职业培训”的学生只有6。4%。 需要注意的是,参与调查的30所中学所在的6座城市(北京,哈尔滨,郑州,西安,宁波,北海)皆是省会城市或沿海城市,经济较为发达,教学环境良好,对于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情况要高于我国大多数城市。
大学校园作为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最主要阵地,但其发展现状也同样不容乐观。虽然,大多数的高校设置有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与职业生涯指导相关的课程。但遗憾的是,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多数以公共课程呈现,缺乏相应的有相关资质的老师,并且课程内容集中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和就业信息平台等的宣传,严重缺乏职业体验或实践。
(三)企业与社会方面文献综述
与日美等发达国家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内广泛的社会资源不同,我国青少年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很少能够吸引到企业的加入。我国每年愿意组织或接收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或实践活动的企业,寥寥无几。而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于大学生能力和经验的不信任感,让多数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常常伴有低工资、职场歧视和工作专业性程度低等特点。即使在校企合作上面,企业的态度也是十分的暧昧和功利性。注重短期的投资回报,忽视长期的合作,愿意留用已经培养成熟的专业人才,却不愿意花费过多的资源共同培养专业人才。社会层面上,过度的崇拜学历,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认可度较低。
(四)国家方面
我国现代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既缺少相关的法律保障,又没有统一的指导框架。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普通高度能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我国高等院校必须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该通知和随之而来的地方配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政策保障,但我国职业生涯教育中,传统家庭观念影响过大、教育体系残缺、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和社会参与度不够的现状,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变。虽然,一些相关政府文件中也对于如何具体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但对于在什么教育阶段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怎样开展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技能,怎么样考核,对没有严格开展相关教育的单位如何处罚等问题,缺少明确的规定。其直接的后果是,绝大多数的相关课程,设置不科学,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得不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