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府政策是战争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制度保障
旅游业是新兴产业,也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2011年11月14日,徐州召开了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会议决定将徐州经济的支柱产业转为旅游产业,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同时又以政策为保障,先后制定了«徐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5)»、«徐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文件。在«徐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5)»中提到,要充分利用徐州市红色旅游资源多的优势,借鉴吸收其他旅游项目建设的经验教训,构建九里山世界级军旅文化体验城和邳州红色旅游区,形成徐州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1]。由此可见,徐州政府在关于徐州战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引起了一定的重视。
(三)旅游是保护徐州战争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
人们一般都知道,只有做好了对文化遗迹的保护,才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而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会唤起人们对文化古迹的爱惜与保护。旅游业带来的远不止经济效益,它还拥有帮助当地民众重新定位和审视自身独特文化与传统的能力。
对于徐州,人们常常提起的,是让徐州人引以为傲的“两汉文化”;徐州主打的品牌,是“两汉文化看徐州”,这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首先,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汉高祖刘邦,祖籍徐州,开创了一代光辉灿烂的汉朝,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次,由于战火频繁,徐州地面上的历史遗迹,除了户部山上还有几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以及云龙山上的寺庙,其他的地面建筑遭到战火的破坏后很难保存其原有的模样,留下的只是各朝各代的战争遗迹遗址,但是,徐州地下仍保存有大量完整的汉代陵墓,并且从中发掘出珍贵的历史文物,如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龟钮金印等,成为徐州文化的瑰宝。
但是,片面强调汉文化,却忽视了战争文化这一独特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战争遗产得不到有效地保护和开发[1],不能很好地展示其应有的魅力。同时,对战争文化的开发仅局限于观光,缺乏创新,也使得许多战争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仍有待提高。文献综述
以淮海纪念塔为例。第一,综合开发程度不足:首先,旅游产品缺乏参与性。其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大多能给游客印象的就是其历史及军用遗物的原品展示,不能让游客有身临起镜的感受,缺少参与性;其次,旅游纪念品开发缺乏力度。其旅游纪念品简单单调,纪念珍藏意义不强。最后,旅游资源保护存在隐患。例如淮塔里的那些抗战时期的大炮、飞机等,直接放置在露天的环境下,没有围栏保护,而且没有对其进行简要介绍的标示,造成游客的不重视心理,虽不许攀爬,可是游客依旧爬了上去,极易对其产生破坏。
第二,客源市场范围窄。吸引力仅局限于徐州周边地区,其旅游市场半径很小,主要客源来自徐州本地及周边,以及从徐州经过的旅客,缺乏海外市场和需要扩大市场客源地。
第三,服务质量有待改进。徐州交通比较便利,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较发达,其接待设施还比较完备,但景区景点内的服务设施和人员水平还跟不上。
利用徐州战争文化的价值来开发、发展旅游,同时又通过促进旅游来筹集保护战争文化遗产的资金,二者相互促进,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循环方式或者说保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