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因此,对目前“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成为一个紧要而又迫切的任务,分析当代“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与现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出其不足的原因,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更好的使“90”后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90”后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本文对于研究“90”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研究的意义
        第一,对“90”后大学生自身来说,通过此项研究,可以使“90”后大学生清晰且明确地了解自己本身的就业能力现状,使“90”后大学生能够根据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提高其就业能力,为今后更好的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第二,对高校来说,此项研究可以使高校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更好的完成高校培养学生的成功指标。
        第三,对社会大环境来说,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他们实现顺利就业,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另外,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可以缓解社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就业能力( employ ability)的定义最开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在1909年提出的,他认为就业能力即为“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并保持工作的能力[ ]。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的研究重点是在政策层面上如何实现全民的就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开始转移到公司或组织层面,研究者开始重点关注在员工管理上如何增强组织的弹性并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使用;20世纪90 年代以后,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的研究集中到了如何将就业能力融合到具体的培训和学校课程中。90年代后期开始,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的研究成为社会热点关注的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就业能力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而导致了就业能力概念的模糊和多样化。总体来看西方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经过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在研究范围上从大的宏观层面到小的微观层面,从普遍意义上的宏观层面就业能力的研究具体细化到微观层面个人就业能力的研究[ ]。
    第二,研究内容上从比较狭窄的范围走向了比较广泛的范围,传统意义上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多以劳动者该拥有哪些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作为研究的重点,而现在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则拓展到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以外的社会关系、成长环境、情商、适应性等社会环境因素上[ ]。
    第三,研究深度上从比较浅显的层面走向了比较深入的层面,从传统的停留在对就业能力外界影响因素的宽泛分析转向对就业能力内在结构的深入分析[ ]。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引进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明确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是郑晓明,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他指出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
    最初就业能力的研究主要运用于下岗工人再就业,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也就逐渐增多。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我国当前对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上一篇:如东海洋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2.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过中西方节日的调查分析
  1. 基于售后故障数据的空调...

  2. 90后大学生员工离职因素研究

  3. 股权投资基金的投后管理与退出机制研究

  4. 最后一公里快递发展模式的研究与设计

  5. 人民币加入SDR后企业集团...

  6. 提升90后毕业生软技能的策略探析

  7. 大学生公务员考试“热”“冷”的理性思考

  8.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9.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0.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1.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2.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3.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4.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5.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6.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7.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