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研究方法 4
2。3。1 主要数据来源 4
2。3。2 研究方法 4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
3。1 计算交通道路密度 5
3。1。1 统计分析 5
3。1。2 结果与分析 7
3。2 计算服务区范围 8
3。2。1 网络分析 8
3。2。2 结果与分析 9
3。3 计算交通可达性 11
3。3。1 可达性模型分析 11
3。3。2 结果与分析 12
4 结论与讨论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交通网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近几年不断加大在交通网络设施建设的投入,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搭建更好的经济发展平台,促进经济稳步增长。交通网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联系城镇节点之间的桥梁。而各城镇节点之间关联的便捷程度的高低,关系到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效率。
可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增大,但是我们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不甚合理,加上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在土地面积有限的城市内交通安全,交通拥挤的现状更加严峻,特别是城市。论文网
利用ArcGIS软件,研究一个区域内交通网络的可达性,评价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便捷程度,从而分析影响可达性的因素,可以为优化交通网络提供良好的建议,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并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提供有益参考[1]。对加强区域内的有机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是运用相关地理空间分析的知识,便利人们日常生活的学科[2]。为研究交通可达性提供了更加有效,便捷的工具。基于GIS软件对交通网络的可达性进行分析。鉴于此,本文以徐州市城乡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以可达性理论为基础,结合交通网络密度、网络服务、时间可达性、距离可达性和可达性系数等指标,对徐州市交通网络的空间形态、空间分布,拓扑关系、时间关系等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以期对徐州市城乡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区域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南部,江苏省西北部,处于116°22′-118°40′E,33°43′-34°58′N之间,与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四个省交界,有着“五省通衢”的称号。徐州市总面11258平方千米,现辖鼓楼区、泉山区、云龙区、贾汪区、铜山区5个区,丰县、沛县、睢宁县3县,邳州市、新沂市2个县级市。徐州市交通发达,截止到2015年底,徐州已经建成京沪、连霍、徐淮等7条高速公路构成了立体的高速网络,市内5条国道、11条省道纵横交错,总公路里程已经突破16500公里,位居中国地级市前列,并且所有县(市)均通达高速公路,是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徐州铁路总里程已达到446。7公里,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京福高铁、徐兰客运专线、京沪高铁在此交汇贯通,享有“徐州通,则全国通”的美誉。淮海经济圈内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机场便是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徐州是国家级内河水运主枢纽城市,徐州北接第一大湖微山湖,贯穿徐州的“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连云港国际港口与高速公路相连,海上运输很是便利。内河航道总里程1057公里,是中国内河十大港口之一。徐州目前计划建设地铁线8条,其中1条城际线、2条远郊线和5条主城区线,到时会覆盖整个徐州市,更加丰富徐州交通。由此可见徐州市是一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综合竞争力强的特大中心城市,联系着东西南北的经济发展的枢纽。一个良好的城市交通状况必然会提升城市的总体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