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该区围绕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大力弘扬“三苦”精神,积极实施“三产兴区、工业强区、民营为主、外向带动”战略,克服“非典”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GDP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分别增长18。1%、35。8%。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2。4:35。4:62。2调整为1。5:35。4:63。1。
第三产业增势强劲。实现三产增加值6亿元,增长20。1%。完成入库税收1。01亿元,增长42。5%,占全区财政收入的77。6%。市场年成交额达35亿元,增长15。4%,新增市场面积35万平方米。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全年新增私营企业230户、个体工商户2100户,新增注册资金1。4亿元。民营经济占全区GDP比重达90%以上,民营企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9。7%。工业经济销效同增。实现销售16。5亿元,利税1。2亿元,分别增长15。3% 、6。6%,其中,规模工业实现销售7亿元,利税4000万元,分别增长25。9%、24%,新增列统企业16个。完成技改投入2。2亿元,增长22。2%[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进园企业到位资金2亿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建筑业实现产值1。8亿元。房地产竣工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一批经营性三产项目相继建成营业,繁荣了城区商业。借助美食文化节契机,餐饮娱乐业整体实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业也有了较快发展。
清河区重视教育,人才富集。重视教育的传统非常悠久,人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高中入学率达75%以上,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全市拥有5所高等院校、14所中专校,年培养各类专业人才3万多人,高校、中专校的数量和在校生分别在苏北和全省名列前茅,培养的大批专业人才受到沿海和苏南等发达地区的青睐。由于淮安是经济次发达地区,工资水平较低,因此来淮投资兴业可获得大量素质高、成本低的专业人才。
3。2。1 清河区生态新城
图3。4 生态新城板块
淮安生态新城将建设成为具有淮安特色、满足特大城市功能要素需求的现代化行政中心、商务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旅游中心等综合功能完善的新城区。
淮安生态新城规划容纳30万人口的生态新城,这里北依主城处于城市几何中心,新长铁路、宁连一级公路、经一路及延长线将其围合,已投入的重大基础设施可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投入的成本最低,代价最低,利用率最高。
这里南接古城,有利于化解古城的边缘化,实现楚州经济的振兴,同时可有效地消除地域差异,促进淮阴文化和淮安文化的融合、弘扬、发展。
从这里跨过京杭大运河,可将京杭大运河这一阻隔淮安中心城市向南扩张的城市天堑,活化为促进清浦区快速发展与城乡统筹的快速通道。
这里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相邻,有助于开发区作为全市对外开放先行区的功能完善和实力壮大。“东扩南延,三城融合,五区联动”,建成后的新城,南接楚州、北接淮阴,跨过京杭运河,连接市开发区、清浦区,通过其强大的辐射源,可让淮安的城市体量与质量向“生态相连,组团相间”的特大城市昂首挺进。目前来说,生态新城投资升值空间还是很大的。
3。3 淮安经济环境
图3。5 淮安市2008-2014年人均GDP变化情况
由上图可知,淮安市人均GDP自2008年起逐年增长,2010年增幅高达18。9%,之后几年人均GDP增幅较小,相对来说增长幅度比较平缓。
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55。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9%,人均生产总值达50868。88元,位列江苏省第十一位,处于中等偏下的基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