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发展,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形式逐渐普及,起到了拓展幼儿视野、辅助教师教学的目的,在将很多内容化繁为简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越来越普遍,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而只是在教学活动的过渡环节或休息时间用来给孩子播放一些动画片或视频。因此,可以说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在教学效果方面并不尽如人意。
(五)语言教育目标不明确
有些幼儿园不能按照大纲的规定合理制定语言教学活动计划、为幼儿安排适合的学习内容,放任教师凭借自己的想法和喜好随意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师不会运用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就不能将自己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这归根结底是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无法全面实现语言活动的目标。
王喜耘认为:活动无一定计划与目标,有的是即兴发挥,有的是年年照搬,没有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方法。2这个问题是非常普遍的。笔者通过对杭州4所幼儿园十余个小、中班的观察发现,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均存在这一问题。很多教师的活动是结构比较松散、目标比较模糊的。备课只是取自己所长、为自己方便,而没有真正为幼儿能从中收获多少东西考虑。
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来看,教育要达到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三方面的目标,这才是所谓整合的教育观。如果教师定位不适宜,或偏重知识的获得,或目标过于概括和笼统,就会淡化其他两方面的目标,限制幼儿体验和创造。文献综述
(六)幼儿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教育无处不在,这意味着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师幼交流、亲子交流以及同伴交流的机会。在我国幼儿语言教育实践中,比较明显地存在着忽视日常生活中和渗透在其他领域中的语言教育机会的问题。目前,许多幼儿园还存在只看“课”的问题,即教师的关注点基本集中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上。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评价或者园长的检查督导也往往通过“上课”的方式进行。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些幼儿教师已经发现了对幼儿倾听和与幼儿交流的重要性,也会安排特定的时间专门给幼儿说话的机会,但时间长了容易流于形式。比如有些班级,老师会别出心裁地让幼儿在周一回到幼儿园时跟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周末见闻,孩子的天性是爱说爱笑爱动的,他们总是兴趣盎然,但是不排除有时老师正在忙,就匆匆应答一句,敷衍孩子的现象。家长也避免不了此类问题的发生。孩子兴奋地说话时,父母在忙自己的事情,成人在此过程中态度不热情,幼儿说的话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感到不被重视,产生失望和沮丧的情绪,下次必然不愿意主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