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教学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基础,更反映着地域文化的精华。有效开展方言教学,方言流失现象将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方言将成为一种文化深入人心,激发起人们传承和保护优秀文化的情感,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方言教学有利于人与人和谐共处。方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促进了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众所周知,各大城市外来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新老市民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摩擦,于是方言就成为一剂润滑油。有效开展方言教学,能增强新老市民之间的交流,帮助新市民尽快融入新生活,继而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老市民对新市民的认同感得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则更加和谐。
方言教学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重要资源。《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该校特点的课程。由此可见国家鼓励和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深入改革的过程中,方言课就成为校本课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亮点。从基础教育角度来看,有效实施方言教学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爱国爱家爱文化的情感。
3 方言教学的现状分析
纵观全国,各个地区的方言都有一定程度的退化,年轻一代尤为明显。且城市比农村退化严重,大、中城市比小城市退化严重,小方言区比大方言区退化严重,南方方言区比官话方言区退化严重。方言教学虽不是一个热话题,但也不是新话题。它贯穿的领域有社区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林眉就以“学说温州话”为例,对数字化社区教育方言教学进行了研究,为外来人口的融入增强融合度,也稳定了社会人力资源,提高了教育水平,同时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重要基础。[1]但大部分的方言教学则面向基础教育。
早在20世纪,荷兰莱登大学汉学院在现代汉语的口语教学中有一处创新,他们在训练学生的普通话交际能力以外,还训练学生听来自方言区的人所说的普通话,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2]截至2013年,日本也有五家出版社发行了介绍方言的教科书,将共同语和方言进行比较,正确地认识他人和自己的语言,扩充语言观。这不仅不影响共同语教育,反而有助于共同语的发展。[3]
再看国内,方言的生存问题饱受关注与争议,有一种观点希望通过教育保护方言,但仍停留在宏观呼吁的层面。另一种观点认为,方言应该顺其自然,无需刻意进行培训。以上海话为例的调查显示,能完全使用上海话的有3。8%的学生,混合使用普通话和上海话的则有38。4%的学生,支持开设上海话课程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各自比例几乎都在70。0%以上,其中教师比例更达到了90。8%。[4]据调查,厦门26所小学、8所幼儿园开设闽南方言课程,上海有100多所中小学在校本课程中开展了沪语教学,上海幼儿园还将沪语渗透、融入到幼儿园日常的教育和保育活动中去,无锡市农坝小学开设了地方课程《学说无锡话》等等。
早在2009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就把苏州话列为教学方案了,两年后,苏州话课堂列入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当中,并使用教材《实用苏州话》。无独有偶,苏州市职业大学组织部开设方言选修课,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也开设了苏州话课程,且使用教材《学说苏州话》。2012年,“苏州方言培训中心”、“苏州市职业大学方言教学研究中心”揭牌,同时,苏州“千名教师培训计划”正式启动,5年内在全市范围内对千名中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进行方言培训。苏州的一些中小学试点开设“学说苏州话”、“讲好苏州话”、“苏州话欣赏”等校本课程,城区的幼儿园也将在每日活动中安排10到20分钟时间“学说苏州话”。苏州话兴趣班也走进了中学生课堂,并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一致支持。据最新消息显示,针对苏州话能否纳入小学必修课,苏州市教育局的公开回复是:各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苏州话课程只能安排在相应的校本课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