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低年级《识字三》的一篇教案中,老师为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这节课需要学会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的1个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抄写,再学习 3个新的偏旁;二是初步了解这节课中涉及的几个象形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要求三是有感情的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这篇识字教案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教学目标的制定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遵循了汉字学习的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汉字和组词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自古以来,学习是一项艰巨的劳动,并不是每一堂课都充满趣味和欢乐。大多数情况下,学习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具有吸引力,并且常常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因此需要学生坚定信念,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更需要学生有能够长期面对枯燥乏味的顽强意志。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多思考研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
2.语文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集中
通过阅读教学名师的一些著作和观看他们的讲座及视频,我们会发现大多是教学名师的观点是:教学任务是实的,教学目标是空的,理由是教学任务是要在课堂上进行的,而教学目标只需要写在教案本里。由此易知,关键问题在于具有明确具体集中的教学目标。我于前不久阅读了钱梦龙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执教的 《中国石拱桥》这一课的教学实录,钱老师对这篇说明文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既简明又具体:教学说明文要抓住说明特征;教学说明文要注意说明顺序;教学说明文要用词准确。钱老师的这堂课主要在于解决教学说明文要用词准确这一教学任务,用词准确是教学说明文的突破口,钱老师的这一课例从此为以后教学说明文提供了参考目标。可能会有人提出质疑,这样的教学目标缺少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的赞美。其实不然,这一目标原本就包含在前面的教学任务之中了。那么,只有完成这三项教学任务,学生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伟大,并为他们的伟大创造而感到无比自豪。
二 语文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一)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小学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的反馈情况来看,课堂教学的内容仍然存在缺失现象。大致总结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教材内容的缺失,其中包括基础知识等的内容缺失;第二种是教学内容缺乏必有的知识含量和教学价值;第三种是部分教学内容不太适合当前学生的认知特点,甚至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
1。课程教材内容缺失
完整的语文教材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大板块。
之前的语文课本大致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相对固定的、必学的学科知识和内容,也缺乏必须达到的、相对统一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学科技能目标,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个性化阅读”“创造性解读”以及“有创意的写作”乃至进行各种各样的语文“创作”,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这就无意中加大了语文教学的难度。
对于写作教学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板块,在教学和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之大,我想自然不言而喻,试卷中就作文这一题占整个试卷总分的40%,是个很好的说明。作文教学虽然不断备受重视,但是在我们几乎没有针对写作的专门教材。在我国,写作教学内容基本上包含在阅读教学中,或者是作为读写结合的材料,或者是作为读写知识的一部分,在语文教材中占的比例也是很小很小的。这无疑是对师生无比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