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学生习作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2。1茫然心理论文网
小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材料可写,或不了解命题中的材料,造成心里空荡荡,茫茫然,无从下笔。 长此以往,学生拿起笔不知“写什么”,就会导致学生“怕”作文,并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对于使学生产生茫然性障碍的原因,我认为有两种,一是该命题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生活中没有接触过这类事物,对其知之甚少,因此面对老师给出的命题无从下手。如:你让城市里的孩子写乡间田野有多美,在那里会发生一些怎样有趣的事?这些孩子有的可能都没有去过农村,更没有见过乡间的田野景色如何,面对这样的命题,他们只会感到茫然,没有东西可写。二是学生对命题中的材料缺乏想象力,觉得无材料可写。教师在平时应该多激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并且经常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整理记录,互相交流,形成自己的信息库,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续写课文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2定势心理
定势是指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旧知识、旧经验的影响下处于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解决当前问题,常常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并借以引发后续活动的趋势。【1】定势使小学生作文呈现千遍一律的“模式化”,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写的作文从形式到内容上都缺乏新意,或带有严重的模仿色彩。在低年级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能够统一所谓的正确答案,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扼杀在摇篮之中,长时间以后,学生的思维就会形成定势,拿到作文命题就觉得这篇作文就是这么写的,陷入之前的旧框框中。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肯定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并逐步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引导。
2。3短暂心理
小学生习作时心理负荷期往往较短,通常只是将其当做一项任务,赶紧做完就结束了。这种心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小学生作文“虎头蛇尾”,开头激情满满,写得很精彩,可是只有三分钟热度,越往后就渐渐开始“萎缩”,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这在小学生习作中是经常会见到的现象。另一种是写完就搁置一边,“万事大吉”,这也是很常见的,尤其是作文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下来时,小学生缺乏自觉性,将作文写完后就置之不理,这不利于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教师平时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写作的自觉性,让他们不再觉得写作只是一项任务,索然无味。
2。4依赖心理文献综述
面对作文不会写,又必须写的困境,小学生就会去请教老师,甚至是抄袭别人的作文,小学生在尝试这种办法并尝到不劳而获的甜头后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很多教师在习作教学时,都会给学生展示范文,尤其是小学生刚接触作文时,教师都会让学生从仿写开始,基础差的学生有的教师会直接让学生背诵作文或直接抄作文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意识,写作文就去作文书上找相同或相似命题的作文直接抄,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在没有作文书可抄时,小学生就会无材料可写,半天憋不出一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小学生仿写文章的结构、手法等,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形成自己的材料库,才能写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