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1974) 最早提出的, 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1]
顾名思义,教师职业倦怠则是职业倦怠现象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职业倦怠现象的重要研究对象。国外研究者们大都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情感冷漠和疏离。[2]国内对此现象的看法是: 教师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在工作中持续疲劳及与同事、领导、家长、学生等相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冲突从而引起挫折感加剧,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综合国内外的观点,不难得出: 教师职业倦怠是因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缓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压力,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从而产生的身心疲惫的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教师对从事的工作缺乏动力,丧失兴趣,甚至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对工作厌烦和心力疲惫的状态,以致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绩效低下。
3 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结果分析
3.1调查对象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复兴镇中心小学、复习镇第二中心小学和复兴镇大李小学三所学校的在职教师
3.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调查时向每所学校发放问卷40份,共计120份,回收108份,回收率为90%。
3.3调查结果分析
面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同性别、教龄、职称等教师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对个别教师的访谈,并综合调查情况,形成以下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 工作压力大 感到身心疲惫 不愿和学生在一起 成就感低
所占比例 男 87% 75% 35% 42%
女 76% 73% 22% 28%
表1:不同性别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
由表1可知,职业倦怠现象在农村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不同性别的老师对此现象的反应也是大不相同的。在农村,男小学教师的压力普遍比女老师大,并且成就感低,这也是农村小学男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
教龄 5年以下 5-10年 10-20年 20年以上
所占比例 13% 24% 43% 38%
表2:不同教龄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
由表2可知,不同教龄段的农村教学教师职业倦怠比例不同,其中教龄在10-20年教师职业倦怠现在最为严重。另外,研究者通过对一些老师的访谈,了解到教龄在5年以下的年轻教师中,有78%在准备反城教师考试,或者有些男教师干脆就另谋他业。而教龄在10-20年的教师,可以说是学校的骨干,有些还是管理层,工作经验足,但这部分教师大都容易受家庭生活的影响,因此压力较大。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没有了教书的热情,工作方法呆板,缺乏创新。